西秀:“田间课堂”解锁小黄姜高产密码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7 05:54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运营部

吴锋

“田间课堂”解锁小黄姜高产密码。

初冬时节,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家合村雨棚组的田野里,一派火热的丰收景象。在种植户的姜田里辛香弥漫,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新姜。一场特殊的培训会也直接搬到了田间地头,省、市专家与姜农们一起,共同见证小黄姜的丰收。

走进种植户王蓉家的姜田,浓郁的辛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正分工协作,挖姜、剪杆、除泥、装袋,忙得不亦乐乎。面对今年的好收成,王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田间课堂”解锁小黄姜高产密码。

杨武乡生姜种植户王蓉:“我家种了40亩生姜,我们用无人机飞防,今年预计亩产达到八千斤至1万斤左右,预计总产量达到35万斤。人工成本从种植到采收完成大概花了十四到十五万元左右,累计带动上千人的务工。”

同时,为科学评估生态化栽培模式,安顺市蔬菜专班将培训会直接搬到姜田,并特邀了省、市多位农业专家进行了现场测产与种植技术指导。

“田间课堂”解锁小黄姜高产密码。

专家团队理论结合实践,通过测量、称重、计算等严谨程序完成测产,并围绕测产结果,就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核心技术,为种植大户们开展了一场“用数据说话”的田间教学。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姜田里,技术人员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正悄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量提升。

“田间课堂”解锁小黄姜高产密码。

杨武乡生姜种植基地技术指导黄德友:“今天我们到地里面来,实打实的测算产量,以我目前的估计,这片地的产量应该是已经过万斤了。种地讲究‘三分种七分管’,种姜还是重在肥水管理上和病虫的防治上,要把控好这个时期才能出高产。”

此次现场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用实打实的数据验证了杨武乡小黄姜生态化栽培的高产潜力,更通过“现场看、当面教”的形式,将科学的种植技术精准送达农户手中。

技术人员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设,为提升全区小黄姜产业的标准化与科学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图/文 谭可青)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