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包头日报

社区自习室。
□文/记者 吴爱霞 图/通讯员 于宏磊
“以前要么去图书馆抢座位,要么在家学不进去。现在社区楼下就有自习室,备考效率都高了不少。”近日,在青山区望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夜间自习室里,正在备战考研的小李一边整理笔记,一边开心地说。这间专为辖区备考青年打造的“24小时知识港湾”自开放以来就成了热门“打卡地”,截至目前累计预约使用已达120人次。
望园社区党委在前期摸排时发现,辖区内有47名高校毕业生正面临考公、考研的压力,“学习场地难找”是大家普遍头疼的问题。“家里环境太放松,很容易分心;去外面的付费自习室,一个月下来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备考生王浩坦言,之前为了找个安静的学习地方,每天要提前一小时去区图书馆排队,遇上周末更是“一座难求”。
了解到大家的需求后,望园社区党委迅速行动,依托2025年“社区微业”党建微实事项目,对党群服务中心的理论宣讲室进行了一番“大改造”。考虑到备考青年多在白天复习、晚上需要集中精力刷题,社区特意将服务时段弹性延伸到晚间和周末,让阵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用足用好。
走进这间自习室,暖意与安心扑面而来:头顶的LED灯明亮却不刺眼,一个个独立座位整齐排列,每个座位都配了充电插座和小台灯;角落的茶歇区里,热水壶、一次性纸杯、薄荷糖随时供应。正在备考的张婷说,自习室里的学习氛围也特别好,大家都埋头做题,偶尔抬头对视一笑,彼此都是无声的鼓励。
为了保证学习环境安静有序,自习室实行预约制,青年们通过社区建的微信群就能预约座位。“刚开始还担心人多嘈杂,没想到大家都很自觉,连翻书的声音都很轻。”社区工作人员于宏磊告诉记者,来这里学习的年轻人都很自觉,社区工作人员有时也会来巡查,看看大家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比如补充热水等。“我们就是想让孩子们在这里学得舒心、学得安心。”他说。
夜幕下的自习室灯火通明,与周边居民楼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成为社区里一道充满生机的风景线。在这里,备考青年们笔尖沙沙,书写着对未来的期待;社区则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为他们的梦想之路保驾护航。
“以前总觉得社区离我们年轻人很远,现在才发现,社区一直在默默关心着我们。”小李说,有了这个“家门口的自习室”,她备考的信心更足了,“等考上研究生,我也想当社区志愿者,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