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套现15亿,烂摊子留给美团,摩拜创立者胡玮炜有多精明?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25 20:32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运营部

胡玮炜出生在1982年的浙江东阳,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做点小生意。大学念的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2004年毕业后就北漂去了北京。

先在《每日经济新闻》经济部干汽车记者,那时候工资不高,几千块一个月,够在北京租房吃饭。

她天天采访车企高管,接触行业动态,慢慢积累了人脉。

后来跳槽到《新京报》、《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专注科技报道,一干十年,成了圈里熟面孔。​

2014年,她觉得打工没意思,想自己干点事儿,就在北京租了个四合院,创办了极客汽车新媒体公司。注册资本才13万多,起步小本生意,主要做汽车资讯报道。

她组织行业聚会,拉来工程师和爱好者聊天,拓宽视野。

那时候共享单车概念还没火,她在杭州虎跑想租公共自行车,结果办卡亭关门,空手而归。在瑞典哥德堡出差,又遇租赁点没人值班,只能走路回去。

这些小事儿让她开始琢磨城市出行的痛点,为什么不能随时借车用手机解锁呢?

关键转折是遇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他在一次交流中提到共享单车的想法,她听着来劲,两人聊得投机。李斌投了146万天使轮,还帮她拉资源。

2015年1月,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她拉团队,自建工厂,组建研发,从专利申请到单车设计,全程盯着。要求车子耐用,防爆胎、耐锈链条、智能锁,寿命四年不用修。

早期工程师觉得成本高,有人退缩,她换人继续干。第一批样车成本超预期,飙到两三千一辆,她抵押房产借钱,咬牙顶住。

2016年4月22日,摩拜在上海试运营,投放1000辆全被借走,用户反馈好。她快速扩张,北京9月1日上线,之后进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半年覆盖几十城,靠“解决最后一公里”口号打开市场。

融资也顺风顺水,两年十几轮,估值上百亿。开头靠299元押金回笼资金,用户扫码支付,现金流不错。可扩张太猛,成本暴涨,维护、调度、修理全烧钱。

竞争对手ofo杀进来,抢市场份额,大家拼投放量,今天不占位,明天就没了。

行业问题渐渐露头,盈利模式不清晰,单车损坏率高,街头堆积乱象多。

2017年政策变,禁止收押金,资金链吃紧。

摩拜每月亏几亿,负债高,主要是折旧和运营成本。胡玮炜分析局面,竞争加剧,新玩家涌入,投资人观望。她决定卖掉公司,避免深陷泥潭。

2018年初董事会通过,美团以27亿美元收购,包括承担5到10亿债务。她持9%股份,套现约15亿人民币。早期投资方和团队也变现走人。

卖掉后,她发朋友圈说大家爱戏剧性,她更积极看待一切,不存在出局,是新开始。

外界热议,有人说她精明,巅峰时退场,避开后期崩盘。

确实,美团接手后压力山大。摩拜每月亏4亿以上,美团财报显示2019年净亏45.5亿。过剩单车回收,部分城市关停,亏损拖累整体。

离开摩拜后,她2018年12月23日因个人原因辞CEO,创始团队悉数退出。12月29日任WKUP单车董事,继续在出行领域摸索。

2019年5月13日,加盟上海考瑞科技,任监事。

这家公司由前摩拜CEO刘禹创办,专注计算机软件和技术开发,扩展出行相关业务。

她低调投资初创公司,出席行业会议,专注科技圈。

到2024年,美团营收3376亿,但摩拜部分曾是包袱。2025年看,她四十出头,手头宽裕,没再出大风头,但实力还在。

创业圈很多人羡慕她这波操作,不光赚了钱,还留了后路。

现在共享单车稳定下来,美团主导市场。

她转战软件领域,或许在酝酿新东西。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