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骏 通讯员 陈慧怡 项凯 杨轲莹
提起浙江,多数人会想起“鱼米水乡”的温婉,想起稻作文明孕育的千年烟火——但你或许不知道,这片以大米为主食的土地,藏着一个“面食大省”的惊喜!单说杭州,几乎找不到一条没有面馆的街道。
第十届杭州面条节将于10月拉开帷幕,今年的杭州面条节由潮新闻和每日商报联合主办,目前已集结数十家杭州知名面馆,联手送出超6000碗特色面,让市民在浓浓烟火气中感受透着市井温情的黄金十月。
1983年的武林门街头,一个小小的面摊撑起了八角面馆的起点——创始人张跃荣在这儿支起炉灶,一碗片儿川卖八角钱,八角指的不是调味品,而是当年的定价。
从武林门长途汽车站到沈塘桥,再到如今入驻拱墅区延安路609号国大城市广场,43年间地址虽变,张跃荣对“好面”的标准却从未松动,这碗藏着老故事的片儿川,也成了杭州市井里的“活记忆”,更与即将启幕的第十届杭州面条节隔空呼应。
张跃荣有句“制面口诀”:“鲜面要现做,调料得固定。”在他眼里,面的口感是“根”,从面粉挑选到面条制作,再到调料配比,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招牌黑毛猪片儿川的“鲜”更是实打实:先拿猪油爆香雪菜与笋干,再下黑毛猪肉片翻炒,最后加高汤煮面,出锅时汤色清亮却浓醇,“笋干脆爽、肉片紧实,面条吸满汤汁,老杭州就好这口”。
除了片儿川,爆香猪肝汤面也常年热销,猪肝提前浆制去腥,烫至刚熟便出锅,口感鲜嫩多汁,配着劲道面条满是满足。店里还藏着“小温暖”:免费的猪油渣脆香十足,十余种自制调料任人搭配,“就是想让客人吃得像在自家一样自在”。
这份实在,让八角面馆成了老客的“食堂”、游客的“打卡点”。家住拱墅区的陈师傅从20岁吃到58岁,每周必来两次:“以前在武林门上班,午休就来吃,现在搬远了也绕路来,这猪油香和笋鲜,外面找不着第二家。”
刚从上海来杭的游客小吴,循着攻略找到这里,吃完连赞:“面条劲道,汤底很鲜,免费油渣泡汤绝了,这才是真正的杭州烟火气。”即便几年前儿子接手部分经营,张跃荣仍每天到店盯后厨,“做面和做人一样,不能糊弄”——这份坚守,让面馆不仅成了本地人的念想。
在杭州面条节“来浙见一面”的版图里,八角面馆远不只是“一家店”,更是杭州面条文化的缩影:从八角钱一碗的街头小摊,到定价亲民的商场门店,它见证着城市变迁,也为来浙食客递上“舌尖上的杭州指南”。
“不用搞花里胡哨的,雪菜、笋干、猪油,都是杭州最普通的食材。”张跃荣望着店里满座的客人,眼里满是笃定,“拼的就是实在,希望让更多人吃了这碗面就知道,原来杭州面是这个舒服的味道,也能因为这碗面,爱上杭州。”
潮新闻“吃货圈”以面为媒,发起#来浙见一面#话题征集!诚邀你分享心头最爱的那碗浙江面,用碳水的暖香,唤醒秋日里的美好时光。
吃货圈探索美食的乐趣去圈子 >
参与方式超简单:在潮新闻App里的潮圈“吃货圈” 发布推荐内容,带上#来浙见一面# 话题,只要参与发帖,就能获得第十届杭州面条节面券的申领资格!面券的领取方式,我们将在10月12日发布,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