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国庆中秋假期,正逢钱塘江大潮进入最佳观赏期。钱塘江大潮,素有“天下第一潮”之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最为壮观。每年到这个时候,来钱塘江观潮的游客就络绎不绝。近年来,当地也不断完善设施,开发多元化消费场景。
在这个国庆假期,浙江海宁除了传统的观潮赏景外,盐官古城还推出了系列的嘉年华活动,不再只是单一的“观潮”体验,而是升级为涵盖音乐、互动、消费的综合业态。
这个国庆假期,杭州“00后”游客汪楠专程来到浙江海宁盐官,原本只为观潮赏景的他,却意外赶上了“大潮音乐嘉年华”。
据了解,10月1日至10月13日,盐官古城特别推出“大潮音乐嘉年华”活动。65支全国顶尖乐队,195位音乐人,每天5个专场演出。对游客来说,这趟旅程的起点原本只是一张观潮门票,但因为丰富的体验活动拉长了游玩的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音乐不仅留住了人,更激活了多元消费场景。这段时间,古城内音乐主题酒店就成为消费新热点。来自上海的俞灏一家,在入住当天就参加了酒店组织的尤克里里活动。
从“看过就走”转变为“沉浸式度假”,观潮也从单一自然景观体验升级为涵盖音乐、互动、住宿、消费的综合业态。
据统计,截至10月5日,盐官古城-潮乐之城国庆假期游客日均达3万人次,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0%,古城酒店及周边民宿预订率达80%以上。周边商超、餐饮营业额较节前增加40%。
浙江海宁:全域旅游开发破解沿江短时观光困局
钱塘江潮涌是浙江海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然而,“观潮一小时匆匆离去”的短时观光困局,制约着当地旅游经济的深度开发。面对这一困局,海宁以“全域旅游”为突破口,推动百里钱塘综合开发,探索出一条从“观潮地”到“停留地”的转型之路。
不久前,位于海宁钱塘江边的这家乡村驿站开张了,生意特别红火。这家驿站主要服务运动爱好者,尤其是江边的骑行爱好者。
骑行爱好者吴永波告诉记者,他身边的骑行团队就有400多人,基本上每周都会到海宁钱塘江边的翁金线骑行三四次。而像这样可以提供饮品补给、骑行周边、露营休憩等服务的乡村驿站,特别受大家的欢迎。
记者发现,当地政府破解“沿江短时观光”困局的关键是从钱塘江沿岸这条翁金线开始的。2012年起,海宁市对翁金线实施生态化改造,在沿线建设长达12.5公里的生态绿道。眼下,翁金线正从传统交通公路转型为一条融合生态、运动与休闲的“经济走廊”。
在周王庙镇、黄湾镇等地,乡村组团发展,“旅游+”的边界被进一步拓宽——空中追潮、水上运动、山地采摘等新业态相继落地,形成“水陆空”立体体验网络。数据显示,2025年1到9月,黄湾镇沿线七个村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营收6830万元。
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海宁还统筹沿江资源,陆续推进潮文化度假中心等10个项目,进一步引导沿江全域旅游产品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