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铭史 小学艺术节让孩子们读懂城市的红色记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0-08 02:42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运营部

“祖国,祖国,我爱你!”9月30日,重庆市渝北区鲁能巴蜀小学以“‘艺’起心动,至美出发”为主题的2025-2026学年度艺术节举行。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校六个年级通过自然情境剧、民间艺术坊、家庭艺术荟等不同主题,让2000余名学生以艺铭史,迎接国庆。

▲重庆市渝北区鲁能巴蜀小学艺术节举行。记者 郑宇 摄

当天,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大手牵小手”活动格外暖心。伴随着《歌唱祖国》旋律的响起,戴着自制动物头饰的一年级5名学生,在六年级哥哥姐姐的引导下,拉起红色丝带。简单调整位置后,丝带竟巧妙拼成一颗五角星,现场顿时响起阵阵欢呼。

随后,六年级学生牵着一年级的学生来到操场边,共同绘制长卷。“我画的是和平鸽,希望世界永远没有战争。”一年级二班的任彦熹指着自己的作品说。六年级六班的张鸣轩认真补充道:“我画了纪念碑,想让大家永远记得那些为和平牺牲的英雄。”长卷上,长城蜿蜒、抗战场景鲜活、校园与社区景致相映。“这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六年级级部主任庹祯平介绍,后续学校还会将这幅长卷布展,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扎根。

▲同学们在操场边共同绘制长卷。记者 郑宇 摄

在三年级的“民间艺术坊”现场,版画、篆刻等7个工作坊前围满了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们一手扶木板一手刷油漆,专注地把重庆地标融入版画创作。老师还会穿插讲解地标背后的抗战故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读懂城市的红色记忆。

▲现场展示同学们的版画、篆刻作品。记者 郑宇 摄

四年级的“家庭艺术荟”则成了亲子互动的舞台。“‘家校共创’让红色教育不流于说教。”四年级级部主任王建年解释,家长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和孩子一起在艺术中理解历史,让“大思政”自然融入生活。

“这次艺术节,学校每个学生都要上台,都能‘发光’。”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说,接下来,学生们会走进城市角落,寻找山城的抗战痕迹,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印刻在心里。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