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正式迈入“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阶段,车企自研、华为方案与Momenta形成的“自华魔”三分格局,深刻重塑了行业发展逻辑。其中,专注软件算法的Momenta凭借独特的技术路线与开放合作模式脱颖而出:不仅以60.1%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城市NOA(领航驾驶辅助)榜首,更实现“40万辆搭载量、160款合作车型”的规模化落地,成为全球主流车企青睐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技术出海步伐更让中国智驾方案在全球舞台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的阵营分化,本质是“技术路径与商业逻辑”的选择差异。车企自研阵营以特斯拉、理想等品牌为代表,强调“全栈自研”以掌控核心数据与用户体验,但需承担巨额研发投入与漫长周期成本,技术迭代速度还受限于单一品牌的场景数据积累,目前多聚焦自家高端车型,难以快速实现规模化覆盖;华为方案阵营凭借“硬件+软件+生态”的一体化能力,技术成熟度高、落地速度快,但合作中对车企的主导权较强,部分品牌担心“过度依赖”会削弱自主话语权,合作车型多集中于深度绑定的系列,适配灵活性相对有限;而Momenta选择的“专注软件算法+开放合作”路线,则精准避开了前两者的局限——不涉足硬件生产,仅提供可定制的智驾解决方案,既降低了车企的合作门槛,又能通过多品牌合作积累海量场景数据,反哺技术迭代,形成“合作越广-数据越多-体验越好”的正向循环,尤其契合主流车企“保留品牌自主性、快速落地智驾功能”的需求。
在技术层面,Momenta的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成为打破行业壁垒的关键。不同于传统智驾系统将感知、规划、控制拆分为独立模块的“分段式”方案,Momenta将感知与规划整合进一个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直接输出驾驶决策,能更高效地解决自动驾驶中的长尾问题,在复杂路况(如暴雨天气、无保护转向)与极端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其数据训练架构更创新性地采用“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模式,模拟人脑“直觉推理+逻辑分析”的处理机制,不仅大幅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还能有效应对数以百万计的特殊场景问题,让辅助驾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显著提升。作为全球率先实现基于强化学习的智驾大模型量产应用的企业,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区别于传统的模仿学习——AI不再是“模仿人类驾驶”,而是能在模拟环境中自主探索新的驾驶行为,从成功与失败中快速积累经验,使驾驶的安全性与流畅度有机会超越人类,为用户带来“极智安全、丝滑拟人、高效出行”的三重体验。
市场表现上,Momenta的规模化落地速度呈现指数级增长:智能驾驶系统的第一个10万辆搭载用了两年时间,第二个10万辆仅用半年,第三个10万辆更缩短至不到三个月,目前累计搭载量已超40万辆,合作量产车型超160款,覆盖从豪华品牌到主流家用品牌的广泛区间。其中,与宝马合作开发的中国路况智驾系统搭载于新世代BMW iX3,与奥迪联合打造的“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方案应用于奥迪E5 Sportback,充分证明国际豪华品牌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在主流市场,广汽丰田铂智3X搭载Momenta技术后,8月交付量达7324台,实现环比四连涨,创下历史新高,直观体现出市场对其解决方案的接受度。
全球化布局方面,Momenta更展现出中国智驾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较于车企自研阵营多聚焦国内市场、华为方案在海外面临法规与环境适配挑战的情况,Momenta凭借技术通用性与灵活适配能力,在全球市场快速突围。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其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技术引发行业关注;智己汽车搭载Momenta技术的IM5/IM6车型成功登陆澳大利亚,实现中国智驾方案的南半球首秀,系统能快速学习当地路况与驾驶风格,适配能力得到充分验证;近日,智己L6海外版IM5与LS6海外版IM6更正式在英国上市,标志着Momenta飞轮大模型落地欧洲;此外,Momenta还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6年在德国慕尼黑启动联合Robotaxi项目,与法雷奥签署全球合作协议,联合开发高阶智驾系统——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提升了中国智驾技术的国际知名度,更推动全球辅助驾驶产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在“自华魔”三分天下的格局中,Momenta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重塑了智能驾驶行业的合作逻辑——它证明,智驾竞争并非“零和博弈”,通过开放的生态、可定制的方案,既能帮助车企快速落地核心功能,又能通过数据协同实现技术持续进化。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搭载Momenta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意味着获得经过全球市场验证的技术保障,以及随着数据积累不断优化的智驾体验。未来,随着更多车企加入其合作生态、技术出海步伐加快,Momenta或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推动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从“跟跑”向“领跑”转变,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注入更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