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插混技术”悲哀的是:打开了市场,却在高端市场输给了增程!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6 18:05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运营部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一个怪现象:技术更复杂的插电混动(PHEV)在中高端市场节节败退,而结构简单的增程式电动车(EREV)却卖疯了。数据显示,2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增程车销量暴涨63%,远超插混32%的增速。

一位朋友有35万预算选车,试驾完比亚迪汉DM-p和理想L9后,最终选了后者。理由很直白:“插混技术再牛,我只想要一辆没有焦虑的电车。”这句话道破了市场真相:消费者不为技术参数买单,只为实际体验掏钱。

增程车像个移动充电宝——发动机只发电,车轮永远靠电机驱动。开起来和纯电车一样安静顺滑。而插混像个多面手,发动机既要发电又要驱动车轮,油电切换时顿挫、噪音问题频出。

有车主吐槽:“低速像拖拉机,高速介入像被人踹了一脚。”技术复杂≠体验高级,反而成了插混的包袱。

对高端用户来说,体验比技术参数更重要。增程车纯电续航普遍超200公里(如理想L9的CLTC 210公里),插混车标称100公里实际只有50-70公里。对高端用户来说,频繁充电简直是时间谋杀。

更扎心的是维护成本:插混两套系统故障率高,保养费比增程贵三成。技术越复杂,后期越头疼。

新势力品牌深谙用户心理。理想、问界把增程车包装成“无限接近纯电”的梦想座驾,配上零重力座椅、智能驾驶和大屏幕,直击家庭用户痛点。

反观传统车企,还在宣传发动机热效率、亏电油耗这些晦涩参数。用户坐进理想L9的客厅式座舱,再对比插混车的老派内饰,投票结果显而易见。

理想汽车李想点破本质:“好的技术应该是用户感受不到的。”当车企沉迷于技术炫技,却忽略了中高端用户的核心需求——省心、舒适、有面子。

增程用最简单的逻辑解决了最痛的焦虑:日常用电省成本,长途用油不操心。

技术派别灰心。比亚迪DM5.0热效率已达46%,长城Hi4四驱系统也在补足体验短板。但市场已经发出警告:在高端车领域,参数永远打不过场景,技术必须臣服于体验。

毕竟花几十万买车的人,要的是“坐进去就笑”,而不是“用起来就恼”。

插混技术打开了新能源市场的大门,却在高端市场遭遇滑铁卢。这告诉我们,在汽车行业,尤其是高端市场,用户体验永远比技术参数更重要。消费者买的不是技术,而是解决方案。

校对 任盈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