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锂电巨头赴港上市、固态电池又迎催化,机会如何捕捉?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9-24 14:03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运营部

两大锂电巨头赴港上市、固态电池又迎催化,机会如何捕捉?

电池板块又迎来两个大催化。

一是天赐材料、格林美9.22同日向港交所递表,加上它们今年已经有15家锂电产业链公司冲刺港股。回顾宁德时代上市港股那几天股价的拉升表现,届时可能会提振板块再来一波强势。

这三家企业都是电池ETF(561910)的前十大重仓股,目前市场资金显然已经嗅到了变化——电池ETF(561910)昨天单日净流入超1.5亿元、10天内“吸金”超7.5亿,并且从4.8低点以来反弹超77%,大幅跑赢固态电池指数16%。

之所以表现这么出色,可能是因为其标的指数不仅固态电池概念股权重高达四成,而且还包含电池制造、应用、回收及储能、机器人、evtol等终端需求,基本上覆盖了近期市场的“爆发点所在。

二是这两天第七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释放了几个重要信号:

1.固态技术路线逐渐清晰:目前行业形成“车企+电池厂”协同开发的模式,从材料端的正负极、电解质,到制造端的工艺设备,全链条都在加速迭代。

2.半固态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根据EVTank数据,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5.3GWh,全部为半固态电池,且主要来自中国企业——这标志着半固态技术商业化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产业上面表现为上汽10万级汽车已经搭载半固态电池量产销售。

3.全固态路线图渐明:SolidPower、国轩高科等企业的全固态电池已启动上车路试,2025-2026年将进入密集测试期。业界普遍预计,2027-2030年是全固态电池装车的关键窗口。

总的来说,未来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远不止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都可能因为固态电池的安全性突破而迎来爆发,因此市场一直都很关注这块技术突破,行情上表现为反复走强

不过狂欢之下仍需冷静。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近期指出,固态电池仍面临四大硬伤:

离子传导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生产工艺复杂度远超液态电池

安全控制标准尚未成熟

大规模量产工艺存在瓶颈

因此,面对这种技术路线尚存不确定性的创新领域,通过电池ETF(561910)这种覆盖从上游材料和设备、中游制造到下游各终端全产业链的标的,既把握了当下确定性又布局了未来可能性,非常适合当前这种半固态产业化加速、全固态研发突破的大背景。

在确认固态电池是否真能在2027年如期量产之前,板块肯定还会反复催化的。

作者:ETF红旗手

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