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9月15日,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在慈利县开幕。近年来,慈利县以“硒有慈利,康养胜地”之名,将千年硒泉与生态奇观编织成文旅新画卷;以“硒+生态+文化”的融合之笔,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慈利县素有“中国杜仲之乡”的美誉,富硒资源丰富。近年来,慈利县依托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万福温泉度假村,作为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示范基地,以其天然自涌温泉和中医药康养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据度假村负责人介绍,这里的温泉水质清澈,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泡池均为活水,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来到禾田居温泉度假酒店,只见这里除了传统温泉,近年来还推出了森林汤泉、科普馆等新的文旅项目,正逐步打造成康养和疗休养型的综合酒店。“我们与其他企业合作成立的禾田居生命养护中心,为游客提供智能康养服务。”该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
慈利县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样得天独厚。“云天渡”玻璃桥横跨峡谷,主跨430米,桥面距谷底约300米,荣获有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亚瑟·海顿奖”。“我们填补了张家界地区冰雪旅游的空白,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在南方也能体验到滑雪的乐趣。”张家界冰雪大世界的负责人介绍道,作为湖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这里近期还承办了2025PSA亚洲单板职业联赛暨PSA・KIDS青少年单板联赛。
灵溪文化基地坐落于张家界武陵山脉核心地带,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共生特色而备受瞩目。基地内不仅拥有原始次生林、清冽溪洞等稀缺自然资源,还聚焦“小而精”的在地非遗技艺保护与创新,如土家织锦、传统陶艺、草术扎染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亲手参与非遗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
基地通过“场景化运营+社群化互动+轻量化创新”策略,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自然课堂、主题营地等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的场景中深入了解湘西民俗文化,享受一场有根的故事旅行。
从硒泉康养的“静修”到冰雪运动的“动感”,从丹霞地貌的“观景”到非遗手作的“入心”,慈利县以“硒”为核、以“旅”为径,构建起“森林康养+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的三维产业矩阵。
慈利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围绕“硒有慈利”品牌,立足优质富硒资源,推动“硒有慈利”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南方大寨农文旅融合园、农工旅融合玉米产业园、温泉康养产业园等特色文旅产业园区,形成了“硒+文旅”“硒+康养”“硒+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的举办,是其迈向“国际康养度假目的地”的新起点。(钟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