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山的鲜食便当里品出“田间到舌尖”的新鲜,在产自惠州的黑糖芭比莲雾中尝得精致农业的甜润,从营口红藜农业的养生茶里喝出“健康”……在以绿色山水元素装点的2025第十六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称“东莞台博会”)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馆(下称“农科馆”),观众将在自然与科技的交织中,感受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共生,解锁农业的无限可能。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馆效果图。
9月11日至14日,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农业委员会(下称“农委会”)组织了24家农企齐聚第十六届东莞台博会农科馆,多乐田(深圳)奈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贸耕实业(惠州)有限公司、广西岑溪乔一茶叶有限公司、台湾蒂丽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老朋友”再赴东莞,延续“台博缘”;也有“新朋友”诚意满满,携特色产品亮相台博会——拥有“种植-加工-配送”一体化体系的佛山轩宝食品有限公司带来了净菜、沙拉、烘焙等多品类鲜食,来自惠州的森田水果则展出黑糖芭比莲雾、台湾黄晶果等高端水果,体现了其在精致农业与品种引进方面的领先优势。其中,广东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组织邀请了6家合作社加入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馆参展。
从田间到餐桌,从传统到创新,市民朋友在展会现场就可以了解到来自海峡两岸原生态、高品质的农产品及相关衍生品,体会到农业与科技力量碰撞的别样魅力。
亮点速递,“原生态+科技”很合拍
据悉,农科馆的展品涵盖茶叶、酒类、咖啡豆等多个品类,各参展商拿出看家本领,为观众带来优质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
今年,农科馆将在“农业与自然”的基础上,聚焦农业科技最新成果与创新应用。
来自辽宁的红藜现代生态农业(营口)有限公司带来了来自中国宝岛台湾的红色谷物——被称为“营养黄金”的红藜。
作为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红藜现代生态农业(营口)有限公司将红藜引入东北辽宁与广东乐昌,以台湾红藜为核心生产其系列产品,包括红藜挂面、参茶、软煎饼及小分子红藜茶等,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让来自中国台湾的红色谷物在东北、岭南大地孕育出跨越海峡的果实。
在农科馆,高科技与农业的融合不再是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来自佛山的清多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清多多科技”)是一家专注从事农业与环保相关解决方案的企业,实行从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到售后一站式服务。本届台博会,清多多科技带来了智能立体种植系统,该系统以集约化栽培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还能抵御气候波动,适配城市农业与园区合作,让资源节约型农业照进现实。
台博会搭台,两岸农企“唱”共赢
本届台博会,农科馆紧扣农业与自然的主题,向观众重磅呈现“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智能农业”四大核心板块。精品水果、茶叶、龙虾、葡萄酒、精油、手工皂、面膜、沉香等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各展商“积极献宝”,将各自的农产品瑰宝展示给观众,全方位展示了两岸农业在不同维度的发展成果与科技应用。
“东莞台博会为台商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平台,帮助我们开拓市场、塑造品牌、连接产业。”农科馆负责人表示,展会通过集中曝光和精准引流,有效助力台商快速打开中国大陆内销市场,对接大型电商和流通渠道,直接促成大量订单与合作;同时,台博会也是提升中国台湾品牌在大陆消费者中知名度和信任度的绝佳窗口,台博会不仅是产品的展销会,更是资讯与趋势的交流场,帮助台商精准掌握市场动态和政策方向,助力其深耕大陆市场、融入大湾区产业链。
不止自然!徜徉于农科馆中,市民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台湾的农产品,还能沉浸于精心营造的农文化清新、生态的氛围。从特色农产品到前沿农业科技,从产业链创新到跨界融合探索,丰收的力量藏于大自然,而科技与创新的赋能则是丰收力量最大化的钥匙。接下来,两岸农业企业将借助东莞台博会这一汇聚全国台商台企的平台,展示两岸农业交流融合的产品,进一步深化跨区域农业联动,共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统筹:陈琬莹 龚名扬
撰文:南方+记者 何绮莹
实习生:郭叙序
受访者供图
【作者】 何绮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