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还挂在白及的叶片上,罗平县九龙街道的种植户喻道中就已带着几名工人在地里忙活起来。“再有一个多月这茬白及苗就能卖了,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行情,一株白及苗能卖四五角钱!”喻道中一边说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眼里满是笑意。
工人们在对种植的白及进行管护。
7年前,喻道中毅然返乡,在撂荒地上试种白及并获得成功,可观的经济效益坚定了他种植白及的信心。如今,喻道中种植白及的面积已从最初的7亩扩大到16亩,他也成了当地种植白及的“土专家”。“2023年,我种白及的毛收入在50万元左右,当地及周边农户听说效益好,也来跟着我一起种。我帮他们联系种苗供应商,向他们分享种植经验、传授管护技巧,目前共有15户农户种白及,大约种了40亩。”
白及种植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了喻道中的收入,也为当地及周边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白及生长周期长,对土壤、气候等要求高,种植期间需要精心管护。到了采收季,我每天用工50人至60人,2024年仅临时工工资就发了3万多元。”喻道中说。
除了引导当地农户种植白及外,九龙街道还积极招引企业规模化发展白及产业。在关塘社区中药材种植基地,100余亩白及郁郁葱葱、长势喜人。2024年,该基地通过种植白及、销售白及苗、粗加工白及块茎,吸纳当地及周边农户务工1万人次,实现人均增收约2万元,形成了企业盈利、农户增收的双赢局面。
近年来,九龙街道紧紧围绕促进农户增收这一核心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将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推进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和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户精细化种植白及,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白及,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品牌培育,为中药材产业拓宽了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九龙街道共种植白及、黄精、续断等中药材530余亩,这些中药材已成为助农增收的“良方”。接下来,九龙街道将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做好土地流转、服务保障等工作,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推动“苦药材”变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甜产业”。
曲靖融媒特约记者 李忠桥 通讯员 王藩桦 秦小惠 文/图
【来源: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