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低谷期都这样做:借运改命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16 21:02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运营部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低谷期,每当这时,总会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人生无望。

但厉害的人,从不畏惧跌倒,更不害怕人生暂停。因为他们懂得“借运”,善于“借运”,让自己更快地站起来,更稳地走下去。

当你深感运气欠佳,身处低谷时,懂得“借运”,不仅可以拨云见日,尽早走出低谷,还能够不断积蓄能量,壮大自己。

 借贵人的运

度过艰难的时刻 

曾看到一句话:“人生路上,能遇到一个愿意提点你,帮你把天堑变成通途人,是最大的幸运。”

人都有过站在十字路口看不清前路的迷茫无措的时刻,与其毫无目标地四处乱撞,令自己头破血流,不如向外界伸手,向贵人借运。

画家李苦禅出生于贫农家庭,自小痴迷画画,为了开阔视野,他四处筹钱孤身一人来到北平求学。

而因为手头拮据,无钱租房,只好栖居于寺庙中,白天学习作画,晚上拉车挣钱。

书画圈讲究画派与传承,于是,李苦禅登门拜访齐白石,请求他收自己为徒。

对于李苦禅学画的艰辛与不易,出身穷苦之家的齐白石感同身受,决定收下这个勤奋刻苦的学生,不仅未收学费,还为他提供绘画用具与晚餐。

一次,李苦禅拉车经过一家书画店,碰巧遇到从店内走出来的齐白石,来不及躲开,就被他喊住。

“苦禅过来,送我回家。”

李苦禅羞愧难当,连忙说:“老师,我给您丢脸了……”

齐白石呵斥:“我也是鲁班门下出身,靠劳动吃饭不丢脸。”

知晓他的处境,也懂得他的不易,齐白石让李苦禅退掉洋车,不仅在家中腾出一间厢房供其居住,还在他的几幅画作上亲笔题款,送去画店。

有了老师的墨宝,李苦禅的画作被抢购一空,从此脱离困境,一心作画,尽得老师真传。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身处低谷,与其闭门造车,不如与贵人为伍,借助他们的力量成就自己。

所谓贵人,并非特指有权有势的人,而是在你没有方向失去动力的时候,像灯塔一样给你光亮的人。

和他们在一起,仿佛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认识了更优秀的伙伴,机会随之而来,人生亦走向巅峰。

 借书籍的运

疗愈受伤的内心 

当你有幸入职喜欢的公司,本想努力工作,大展宏图时,却突然被裁员;当你竭尽所能做出满意的方案时,却被他人毫无理由地一票否决;当你为美好的未来拼尽全力时,身体却亮起了红灯,人生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种种挫折与困境,不幸与创伤,在漫长的一生中早已见怪不怪,那么,我们该以何种方式战胜这些磨难呢?

答案似乎藏在“读书”这两个字里。

读书,既能助你明心见性,增长智慧,又能为你答疑解惑,找到破局之法。

1992年,白岩松因压力太大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夜夜失眠,健康亏损,甚至脑袋后面出现了一块斑秃。

在那段压抑、难过的时光中,他多次深感自己的人生无望,为消除糟糕的情绪,走出备受煎熬的低谷,白岩松开始寻找疗愈自己的方法,经过几番尝试,最终在书籍里找到了慰藉与安宁。

那段时间,他坐在书桌前痴迷阅读,不断汲取前人的智慧与财富。

文字的磅礴、内容的深刻,照亮了他的生活,也抚慰了他的内心,许多未被觉察、被看到与被理解的情绪,在这一瞬都浮现在了眼前,而愁苦与抑郁也随之烟消云散。

作家马德曾说过:“读书或许不能让人生的每一刻都熠熠生辉,但能在人生低谷时,给予你抚慰和滋养。”

身处低谷,我们常羞于见人,宁可画地为牢,自舔伤口,也绝不踏出家门,走向更开阔的世界。

而此时向书籍借运,恰是陪你度过低谷期,破除自我局限,疗愈个人痛苦与重拾生活美好的最佳选择。

不管身陷何种境地,书籍自会为你对症下药,助你获得智者的引导,找回真正的自己。

借生命力的运

接纳平凡的自己 

作家毛姆说过:“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当你困顿迷茫、执着偏激时,外界的声音只会徒增你的烦恼,成为你的束缚。

而真正的力量从心内散发,由自然赋予。它带给我们的,是无声的陪伴,更是无条件地接纳。

当我们走向自然,从中汲取能量时,身旁的风雨,人生的苦难皆不足为惧。

电影大师伯格曼在工作中极其注重细节,一个镜头能拍上千遍。

他对工作的认真与紧张,简直到了疯魔的程度,稍有不满意就抨击自己,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失败的人。

长此以往的精神内耗,令他的身体出现了极大问题。

幸运的是,伯格曼在一次拍电影时来到了瑞典的法罗岛。

小岛的宁静与优美令他驻足留恋,在这里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和蓬勃的生命力让他找回了生而为人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此后40多年,他一直居住在岛上构思画画,闲时眺望大海,欣赏日出日落。

曾经的焦躁变成了平和,过去的偏激变成了温柔。伯格曼不再内耗,不再执着,全然接纳自己,度过了简单又幸福的余生。

若能量不足,若身心俱疲,不妨向自然借一缕光。

它不仅以包容的胸怀拥抱你,以无惧风雨的姿态启迪你,还能为你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

人类生来就偏爱生机勃勃的森林与草原,而我们脚下的土地,山川河流与花草树木,都具有强大的疗愈力量。当我们身处其中,自然而然地会放松,会愉悦。

因此,当你不顺时,多出去走走,接触大自然,感受微风细雨,拥抱参天大树,体悟蓬勃的生命力,获得能量,治愈自己。

古诗有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风起之时,正是借力之际。

而学会“借运”,恰是助你走出低谷的那阵“风”。

向贵人借运,依托他们的人脉与资源养活自己,成就自己;向书籍借运,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思想疗愈自己,获得解脱;向生命力借运,吸收万物之精华,汲取自然之生机,戒掉执着,自在松弛。

作者:程予珏。

END

一审 | 赵怡云

二审 | 薛竹影

三审 | 焦美红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