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修订大学资助要求,受养子女须居港满2年方可申请政府资助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01 23:06
数字乡村-村CBD、村BD - 运营部

经“高才通”等人才引进计划进入香港人士的受养人,申请入读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将需满足新的要求。7月3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有关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和资助申请资格的修订:设立两个学费类别,并修订有关申请资格准则。(记者注:专上课程指在香港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包括工业学院、大专、大学教育。)

按照新修订的要求,受养人须居港满两年才能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有关修订适用于2027-2028及以后学年(申请周期于2026年10月开始)。

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

政府发言人表示,根据现行收生安排,获入境事务处首次签发受养人签证/进入许可时未年满18岁的学生,均列为本地学生。近期有意见关注部分学生并无来港居住,却以本地学生身份申请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政府资助学额,影响了升读大学的机会及公帑运用的准确性。

为了厘清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和资助申请资格,确保公帑用得其所,香港教育局考虑海外做法和香港实际情况,认为受养子女须居港满两年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持有全职工作签证/工作许可证或各项入境计划下的签证/进入许可的人士,将不再符合资格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

在居港满两年的认证上,申请人须提供证明,显示自己在截至所修读课程开课当年的5月31日为止的两年期内,以全日制学生身份于本港开办正规课程的学校就读。如未能提供上述证明,可向入境处付费申领涵盖该段两年期的出入境记录证明,以显示申请人在该段两年期内,每年不多于90天不在香港。

以“本地学生”和“非本地学生”的定义作为基础的政府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或政府资助计划的申请资格准则及相关安排会作相应修订,以确保处理方法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就上述修订设立了过渡安排,即在2027-2028学年(申请周期于2026年10月开始)的居港规定设为一年,2028-2029学年起才实行两年的居港规定。

设立两个学费类别

有关修订设立了两个学费类别。第I类别为获资助的学费。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单程证,以及持有受养人签证且首次获入境处签发有关文件时未满18岁,并须在紧接所修读课程开课首天前的两年内居住于香港的人士,符合资格申请副学位、学士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政府资助学额。

第II类别为不获资助的学费,适用于不符合上述第I类别资格准则的人士,包括:首次获入境处签发受养人签证时未满18岁,并且不符合两年居港规定的受养人签证持有人;全职工作签证持有人;各项入境计划下的签证持有人(包括优才计划等);以及非本地学生。

第II类别人士仍可以申请报读政府资助副学位、学士学位及研究院修课课程,但须缴付不获资助的学费。就不获资助的学费水平,院校可根据既定原则,因应本身情况及课程成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自行厘订合适的学费水平,并须收取至少足以收回所有额外直接成本的学费。相关学费水平须与非本地学生的学费水平一致。

记者了解到,目前教资会资助全日制学士学位、研究院修课及研究课程,2025/26学年每名学生每学年学费为44500港元,将在2026/27学年以及2027/28学年以平均每年5.5%的涨幅,分别上调至47000港元以及49500港元。

而非本地学生的学费标准更高。香港大学2025/26学年非STEM专业学费约19.8万港币,香港中文大学2025/26学年学费为17.8万港币,香港科技大学2025/26学年学费为18.5万港币。整体约是获资助的学费的4倍左右。

新规保障升读大学机会的公平性

政府发言人说:“政府在制订有关修订时,已充分听取社会不同意见,并取得适当平衡,相信有关修订对真正有意来港发展的家庭影响不大。”

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邓飞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新规能让专上教育在公共财政资助的运用上更加精确,也保障了升读大学机会的公平性。”

邓飞强调,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本地生定义并没有变化,区别主要在于,未满十八岁持受养人签证的人士,基本上就是中小学生,是否在香港住满两年,决定能否享受政府资助的专上教育学费水平。二是在大学学士学位的学额分配上,本地生与非本地生的基本比例不变。

据悉,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优才计划”“高才通计划”广纳香港发展所需的人才,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地位。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高才通计划共收到49680宗申请,获批40446宗;优才计划申请量约为44324宗,获批9049宗。

然而,有部分家长却把香港人才引进计划作为子女升学的跳板。香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2024年10月曾在立法会上回应称:“我们留意到近日有意见关注各项人才计划持有人的子女来港应考文凭试,其后以本地学生身份入读政府资助大学。政府会考虑重新检视专上院校在录取学生时,所采用的本地学生定义。”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赵琳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