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更智能,全力推进智能高铁技术创新,广泛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高速铁路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及内外部环境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中国高铁屡屡刷新世界纪录、创造世界奇迹,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光明日报》7月17日)
速度,是高铁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从早期引进吸收再创新,到如今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中国高铁发展在速度提升的道路上不断迈进。目前,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已在多条线路上实现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让旅客能够快速抵达目的地,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而CR450样车于2024年底发布,试验时速更是高达450公里,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中国在高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意味着未来人们的出行将更加高效便捷。
以京沪高铁为例,这条全长1318公里的交通大动脉,在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运营下,全程运行时间大幅缩短。商务人士能够更高效地穿梭于各大城市之间开展业务,游客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领略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科技成为推动高铁发展的重要力量。高铁发展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从购票环节的线上便捷选座、电子客票,到进站时的人脸识别快速通行;从列车运行中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到车站内的智能导航和信息服务,科技让高铁出行变得更加轻松、高效。例如,一些高铁车站配备了智能机器人,它们能够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行李搬运等服务,解答旅客的疑问,帮助旅客快速找到目的地。同时,通过智能环境调节系统,能够根据车内人数和外界环境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为旅客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智能高铁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也提高了铁路运营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科技护航,筑牢安全防线。安全是高铁运营的生命线。高铁发展依托先进科技,构建了严密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如高铁路基的沉降控制、桥梁的抗震设计等,确保了高铁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雅万高铁为例,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工程师充分考虑了当地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条件,采用了先进的抗震、防洪技术,有效应对了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此外,铁路部门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历史运营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防范安全风险。科技的力量,为高铁发展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铸就辉煌。高铁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断突破速度极限、打造智能体验。未来,期待中国高铁发展继续以科技为笔,绘就更加壮美的发展画卷。(胡文展)
编辑:钱江
【来源: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