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本报讯 记者周捷、通讯员刘又铭报道:“同学们,当你们遇到不法分子,千万要保护好自己……”近日,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治安支队民警在辖区中学向学生传授危险突发事件青少年自救“三字经”。这是高新区分局开启“警校联盟平安+”教学模式的一个场景。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高新区分局开启“警校联盟平安+”教学模式,在辖区中学试点设立警营选修课堂,选派刑侦、治安、特警、交巡警等实战经验丰富的警营教官走进校园,为青少年教授各类实用、适用的安全防范技能,并科普警务知识。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这套涵盖防身术、交通安全、警犬知识及突发事件自救的特色课程,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明星课程”。
“针对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我们结合校园安全工作计划,为孩子们设计了‘4+N’课程体系。”高新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选修课”设置突破传统说教模式,将课程分为实用防身技能、法治宣传、交通安全、警务知识等四个单元,还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穿插设置警犬科普、日常警务介绍等内容。授课中,教官们通过“理论+实践+体验”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提高了大家的参与度,让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相比较传统的宣教模式,这种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沉浸式学习安全防范知识的教育模式,更能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家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学校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