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企业联动解决滞销蔬菜 双赢局面需要大智慧

作者:董文秀 分类:资讯 时间:2012-12-18 14:41
优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运营编辑部

    太原商人帮助农民解决滞销蔬菜的事是山西大美文化传播公司张志国一力促成,张志国说,他看到本报报道后,当时就联系了和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福万家商场,福万家总经理赵汶强当即表示,愿意尽力认购,并号召关联企业一起来帮助夏县菜农打通销售渠道。赵汶强说:“太原超市里的白菜每斤售价在1元左右,夏县这么便宜。这就是消息不畅造成的,我们公司的业务正好在这方面擅长啊。”

 

    通过夏县当地政府部门,福万家联系到了李喜财,率先收购积压白菜40万斤,随后将1万元定金打给了李喜财。这些白菜并非用来转手销售,而是由福万家商场运到太原后,在小店区范围内选择15个社区免费发放。“运菜车17日上午可以到达太原,我们已经和当地相关单位联系好了,设15个发放点,每人每次限领2棵,发完为止。希望各个社区居民支持我们,积极参与。每抱回一棵菜,就是对菜农的一份关爱。”赵汶强说。


   近一个月来,蔬菜“滞销寒潮”在多地涌动,今年农产品滞销不仅品种更多,而且滞销量大。农产品滞销,销售价格理应下降,但终端消费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农产品价格几乎没有变化。一边是蔬菜大面积滞销,收购价太低,菜农无利可图,另一边蔬菜零售价格却依旧坚挺,市民仍然买不到低价菜。

 
  蔬菜滞销可以用产量大增、集中上市来解释,但滞销虽引起收购价下跌,却未传导至终端零售价,显然是供应链环节存在问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导致这种情况的主因不外乎几种,诸如农产品产供销环节过多,运输费用过高,零售摊位经营费用、人工成本上涨过快等等,吞噬掉了本该下跌的价格空间。

 

  免费送菜不是一条能够推广的路子,那么,滞销蔬菜又该何去何从?既能让菜农有钱可赚,可以持续经营发展下去,又能让市民享受到菜价下跌的福利,实现双赢局面,显然,相关部门需要有大智慧。

 

  从地方政府管理层面来看,应该梳理农产品供应链,清理不必要的环节,保障农产品进城畅通无阻,降低或减免农产品运输的通行税费,推广公益性菜市场,降低零售环节的经营成本。同时,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鼓励发展城郊蔬菜基地,实现自主供应,降低远程运输比例。

 

  而对于菜农来讲,则应积极组织农产品合作社,以汇聚集体力量,实现公司化、品牌化经营,提高议价能力。并多方位探索,主动出击,比如农超对接、订单化种植、网络销售、市民认购、认租菜园等,都能够缩短供应链条,对接田地与餐桌,从而降低农产品滞销风险。同时,此举也能加强菜农与市民之间的联系,让市民感受到农产品种植的乐趣和艰辛,理解菜农的难处。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董文秀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