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水头村正好逢集,路两边到处可见当地村民摆着白菜售卖,每市斤0.25元。“这几天联系买菜的客户挺多,价格都涨上去了。运到运城市区,每斤可以卖到3角8分钱。”李喜财说。在场的水头镇镇长臧孟义分析,菜价上涨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受降雪影响,菜价普遍上涨,二是当地政府以及媒体在帮助菜农拓宽销售渠道上做了一些工作,客商明显增多了,当地白菜已经走出滞销。
我国大白菜需求是2200万亩,去年种了1950万亩,菜农赚了钱,不考虑供需胡乱种植,今年种了4250万亩,是市场需求的两倍。而如今冬季大棚菜品种齐全,白菜不再是冬储菜的必选,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市场的恶化。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间环节的成本过高,包括运输成本、中间商和零售商的高利润,压缩的必然是生产者也就是菜农的利润。无论菜农出售的价格是5分还是5毛,终端市场的价格都差不多。也就是说,在中国,蔬菜市场的价格不是由生产者决定的,而是由中间商决定的,菜农所得利润十分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