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技术够硬,就能赚大钱。
这想法对,但不全对。
技术当然有用。一个有技术的人和没技术的人比,前者总能多挣几口饭。但技术能带来的钱,是有上限的。
你修车修得再快,一天只能修十辆;你代码写得再精,一个月只能接三个项目。技术是线性的,时间是有限的,你的收入也就被锁死在“按件计费”的框里。
穷人最常犯的错,就是把技术当成了终点。
技术练到八分熟,就该想想后面的事了。
一条路是继续往深了钻,当专家。
呃,这个专家,不是专家说那个专家,而是真正有技术实力的人。
这条路轻松,不用管人际关系,不用操心团队矛盾,埋头干活就行。但天花板就在那儿。你成了顶尖专家,也不过是高级打工仔。
另一条路是转身去整合资源。
把技术当跳板,去管人、管钱、管项目。这条路累,得懂人性,得会谈判,得把技术包装成别人愿意买单的商品。但好处是,收入能翻十倍百倍。
当专家,要从99%做完最后那1%,非常难。可能终其一生也做不到。
而整合资源,更像是每个领域都能做到80分,然后组合起来。你是搞技术的人中最懂管理的,而你又是懂管理的人中最懂技术,那就你是最强的那个。
这种人有一种很大的机会,那就是懂得把技术变成商业模式。他不需要自己写代码,但他知道怎么让写代码的人替他赚钱。
技术是工具,不是答案。
穷人盯着技术,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技术之外的玩法。资源、人脉、商业模式,这些词对他们太抽象,远不如“学会AI就能涨薪”来得实在。
可现实是,会AI的人越来越多,靠AI发财的人却越来越少。
这世上有两种天赋。
一种是钻研技术的天赋,能对着显微镜看一整天细胞,能反复调试一段代码直到完美。
另一种是整合资源的本事,能把三流技术包装成一流产品,能把互看不顺眼的人捏合成团队。
前者适合当匠人,后者适合当商人。
最惨的是中间那群人。
技术没练到顶尖,又拉不下脸去求人合作。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抱怨怀才不遇,其实只是选错了战场。
这个时代总在鼓吹“极致”,却少有人提“平衡”。
把技术练到够用,然后转身去搭建系统,才是更聪明的活法。
就像种地,穷人总想着自己多扛几袋化肥,富人却琢磨着怎么让全村人帮他种田。
也别把“整合资源”想得多高尚。
无非是认清一件事:钱从来不流向最努力的人,只流向最懂分配的人。
最后,如果你是那种没技术天赋,又讨厌和人打交道的,就别做梦发财了。
找个朝九晚五的工作,周末晒晒太阳,假期旅旅游,安安稳稳过日子,照样能活出滋味。
怕就怕心比天高,却连脚下的路都懒得看清楚。
这个时代,作为一个自媒体博主,我觉得应该更多宣扬多样性,而不是一样味的引导要变强、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