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阳山盘活闲置地布局民宿,“村庄变景区”激活经济新动能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8-16 08:09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盛夏,在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村内柏油马路干净平整,村头涓涓流淌的山泉映着绿竹,与溪流环抱、西洋菜围绕的月亮湾相映成趣……美丽怡人的景观和满目翠绿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图景。

今年7月,松林村里的民宿“果然居·松林小筑”正式对外开通试营业,让这张美丽图景变得更加热闹喜人。该民宿瞬间成为了阳山的网红打卡点之一,目前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可以见到有UP主拍摄打卡视频或者开通直播,吸引了不少顾客观看点赞。

这是阳山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探索“三地活化”改革路径取得的突出成效之一。据了解,近年来,阳山在不断深化“三地”改革中,立足自身实际,允许经营主体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精品民宿、升级特色农家乐,既降低了用地成本和开发门槛,又推动民宿产业规模化布局,实现了“村庄变景区、民宿变景点”的转变。截至目前,阳山全县登记经营范围含“民宿”的存续经营主体达270户。

闲置土地开出新业态之花

“我们用导航软件直接导航到大崀镇的松林小筑,就可以了……”在短视频平台,经常可以刷到有人打卡甚至带货,给观众推介目前阳山最红火的民宿之一——位于大崀镇松林村的“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

松林村位于阳山县西北部,距离县城12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是阳山的明星村之一。松林村先后获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等,美誉满满。

近年来,松林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盘活闲置农房上精准发力,探索出“政府引导、运营商主导、强村公司入股、村集体和农户参与”的乡村运营路径,将村内闲置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通过宜居农房改造、特色民宿建设等举措,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在此背景下,“果然居·松林小筑”项目由大崀镇统筹财政奖补、社会捐赠等资金,以松林村强村公司——阳山县兴村有限公司为业主建设,引入英德市果然居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项目盘活松林村内闲置资源,规划建设了8栋木屋别墅,其中旧房改造2栋,在闲置地上新建6栋,共设26个房间、49个床位,打造高品质乡村度假空间。同时,项目配套建设有游客接待中心、美丽钓场、牛栏咖啡厅、松果餐厅、停车场等完善设施,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时下,走近“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宽敞的院子里,汤泉泡池、室外茶几等设施一应俱全,清澈的小溪穿院而过,溪边石径点缀着花草,鱼池里的鱼儿自在游弋,一幅惬意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果然居·松林小筑”项目负责人陈茹静介绍,民宿于今年7月对外试营业,目前开放有6栋别墅、37个床位,入住率已达50%。8月转入正式营业,并同步开通线上预订,入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后续,我们民宿也还将开发自行车环村游、蔬菜及水果采摘等乡村游特色项目,进一步丰富游客的度假体验。”

曾经沉寂的荒废农房和闲置宅基地,摇身蜕变为集高端民宿与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完成从“沉睡资产”到“增收活水”的惊艳转身,有力证明了“闲置农房是‘沉睡的黄金’。”

谈及选择松林村的原因,陈茹静眼中闪烁着光芒:“第一次来就被这里的景色震撼,每一处都像大自然的艺术品——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水质洁净、空气清新。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对文旅产业的大力支持,从政策到基建全方位保障,让我看到了无限潜力。”

依托景区活化资源融合发展

既能沉醉于广东第一峰的壮丽景致,欣赏原汁原味的瑶族歌舞、体验独特民俗风情,又能在静谧夜空下定格璀璨星空……昔日冷清的农舍,如今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为瑶乡乡村旅游注入强劲活力。

时下,在广东第一峰脚下的秤架瑶族乡,当地村民正依托南岭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干坑古树公园等优质自然景观,以及浓郁的瑶族文化资源,在乡政府的引导下,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农房,通过多种模式推动民宿产业蓬勃发展。

灰白石子铺就的庭院质朴自然,绿植盆栽点缀其间,木质平台与遮阳棚营造出惬意休憩空间,同时这里也是观星露营的绝佳去处——夜幕降临,繁星满天,在庭院支起帐篷或躺在露营椅上,可沉浸于浩瀚星河,远离城市喧嚣,尽享宁静惬意……

干坑古树公园沿线的“田园居”,是闲置农房活化利用的典型。8间曾闲置的酒坊旧厂房,经改造后,既保留原建筑结构特色与历史肌理,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瑶族文化元素,成为月营业额超万元的精品民宿。

近年来,秤架瑶族乡政府积极引导村集体和村民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农房,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模式,推动全乡民宿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目前,全乡已备案登记民宿81家,培育出“田园居”“龙泉度假山庄”“好客瑶家”“瑶门客栈”等一批精品民宿,成为展示瑶乡风情的重要窗口。

“田园居”民宿经营者欧晓嘉介绍,“田园居”不仅是住宿空间,更不断发力探索“一院多业、一房多收”的产业融合路径。这里通过“民宿+餐饮”“民宿+土特产”“民宿+康养”等创新模式,可以让游客一站式品尝地道瑶家美食、选购纯正土特产、体验瑶族康养文化。

据了解,目前,秤架瑶族乡通过发展“民宿+”产业,实现了“农村变景点、农房变民宿、农民变经营户”的转变。数据显示,目前全乡民宿产业已带动200余人就业。今年上半年,全乡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600万元,群众在绿水青山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民宿+”不断丰富民宿产业内涵

夏日,阳山县城贤令山脚边,青郁竹林间,慢点儿·伴山民宿的庭院错落有致,与醒目的“我们是如此热爱阳山”打卡点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

作为阳山民宿界的后起之秀,慢点儿·伴山民宿致力于将自然风光与摩旅文化完美融合,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八方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2024年,慢点儿·伴山民宿上榜广东省级银宿级乡村民宿达标名单,其品质与特色得到官方认可。

民宿老板彭伟能介绍,民宿采用工业风装修,融入大量摩旅文化元素,设有机车展示区、骑行装备租赁点等特色区域。“这里不仅是住宿之处,更是摩旅爱好者的聚集地。在这里,游客可近距离欣赏酷炫机车,租赁专业装备开启摩旅之旅。”

据了解,该民宿单日最高接待量近300人次。民宿带动的“我们是如此热爱阳山”话题在某短视频平台点击率高达72.9万次。

据悉,民宿所在地原为一座多年闲置厂房。摇身转变为民宿后,不仅带来了场地租赁收入,也带动了当地劳动力用工。据介绍,民宿固定聘请当地的5名农户做保洁和1名前台,遇到旺季,还会额外按需聘请当地农户帮忙,每年带动当地农户增加工资性收入约20多万元。

在位于七拱镇七拱河畔的禾田童画民宿,同样也在不断书写着闲置资源活化的故事。

禾田童画民宿依山水而建,与七拱镇学发公祠古建筑、潭村古村落毗邻,风景优美,充满田园诗意。民宿女主人陈文积是土生土长的潭村人,她和丈夫在民宿一楼配备了户外唱K、露营帐篷、烧烤区域,二、三楼设置亲子房、商务套房等,还设有会议室、茶室等多功能区域。入住游客可开展“田园采摘+公祠游览+特色美食品鉴”的闭环体验,沉浸式感受田园生活。小院里的菜地种满了蔬菜,客人喜欢可免费带走。今年“五一”和端午假期,民宿全部住满。

通过整合资源,阳山正大力驱动民宿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阳山全县登记经营范围含“民宿”的存续经营主体共270户。根据新的《全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和可比口径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阳山累计接待游客83.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6亿元,分别同比上升19.85%和16.78%。

文、图 | 记者 李程 通讯员 孟齐飞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