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玩法:3 次考上清北却不读?山东小伙靠分数赚 140 万买房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07-18 19:01
企业头条 - 宣传部

山东小伙朱明远复读 3 年,3 次考上清北,靠学校奖励攒 140 万买房),引出争议点,是 “钻空子” 还是 “清醒规划”?

朱明远的新房子门口停着一辆刚提的新车。每天吃过早饭,他会在院子里晾晾被单,顺便擦擦那辆车的后视镜。

有人说他“不上学混日子”,有人笑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他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在他眼里,房子是真,车是真,手里那一张张奖励支票更真。

头一次复读,朱明远一脚踏进县里的私立高中,带着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他跟校长谈的条件只有一个:“考上清北,给我三十万,别管我怎么学,考不上分文不取。”

结果,他顺利把奖金揣进了腰包,却转头把通知书撕了。有人听说后气得直拍桌子,可他只是笑,说:“不急,这次只是热身。”

第二年,朱明远去了城里另一所中学。那次谈条件时,他的底气更足了:独立自习室、每月两千块生活费、清北奖金五十万。

学校一听他去年成绩,立马签了字,生怕错过了个宝贝。到头来,他再次收获一纸清北录取通知书和一叠票子,却依旧没有走进大学的校门。

朱明远说,那一年他终于摸清楚了“分数”的真正用途:它不只是换一张录取通知书,而是一把钥匙,能开出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门。

第三年,他回到老家。这次玩法更绝,他主动要求带学弟学妹做题,周末讲解,像个兼职老师。条件很简单:考上清北,六十万;考不上,白干。

他白天在黑板上演算,晚上在小宿舍里刷题到半夜。高考那天,他一脸平静地走进考场,仿佛去逛个早市。

成绩出来时,清北的通知书第三次寄到,奖金如期到账。三年,他把三所学校的承诺统统兑现,共攒下了一百四十万。

有些人说,朱明远是在“浪费机会”,是“把教育当提款机”。也有人说,他“透支未来”,到最后一场空。可站在那栋三层小楼前,朱明远只是把钥匙转了两圈,推开院门,阳光正好,花盆里的薄荷叶在风里摇。

那些争议声中,其实也藏着些无奈。

有人用分数换未来,有人用分数换面子,而朱明远用分数换了选择权。“我不是不上学,是还没想好怎么上学。”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淡淡,却不带半点犹疑。

人们总习惯把“清北”当成终点,好像一张船票,拿到了就能安全抵达彼岸。

可朱明远更在意的是船上能不能先积点粮、备些桨。在高房价、就业压力、以及父母期盼的重叠下,“先攒底气”未必是一种狡猾,也可能是一种坦诚。

当然,也有人觉得,朱明远的做法多少有点冷。他没有追随一条热血的“名校梦”,而是用一套理性账本,把青春拆成小块出售。这是不是算“错失”?没人能下结论。

他把奖金的一部分捐给了母校,建了一间多媒体教室。剩下的钱,他在公众号里教刷题,每节课收两百块,排队的学生一直排到来年。“有钱、有房、有车、有余粮,想上学的时候再去。”这是朱明远给自己的注脚。

他说,他并不急着把未来写成一篇标准答案。他喜欢这感觉:“选择,不被推着走。”

如果问他,这三年值得吗?

他或许会说,不值,也值。可他肯定会补上一句:“值不值,只能我自己算。”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