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狼计划无罪回避“中国造”无多大意义

作者:贺伟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2-08-01 11:55

    7月31日,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63公斤级比赛中,哈萨克斯坦名将马内扎以245公斤的总成绩夺冠。马内扎原名叫姚丽,和女举53公斤级冠军祖尔菲亚一样都是中国人。然而,她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俄语回答:“我没有在中国参加过举重训练。”也许是不敢,也许是不愿,总之,马内扎是在刻意回避自己是个“中国造”。但是,她的“中国烙印”是回避不了的,她有着一副典型的中国女孩面孔,2010年广州亚运会夺冠后,她用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发表了夺金感言。尽管她为哈萨克斯坦夺得金牌,但她曾是一个中国人。


    那么,疑问便来了,一个中国人为何加入外国国籍、代表外国参加奥运?又为何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这要从中国的“养狼计划”说起,因为女子举重和乒乓球等项目长期被中国统治,在世界上鲜有对手,所以,有部分选手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的援外政策,被交流出去,加入外国国籍参赛。在本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上,新加坡队的冯天薇、荷兰队的李娇,都“曾经”是中国人。举重项目的“养狼计划”,或者好听点的说法--“为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举重事业作出一些自己的贡献”,并没有错。但当自己养的“狼”吃掉了自己的“羊”,即马内扎和祖尔菲亚双双获得冠军,且马内扎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否认在中国参加过举重训练的时候,无疑会令中国举重选手、体育机构、中国人心中泛酸。试想,如果这两名选手被留在国内,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不是又多了两枚金牌么?当然,这种论调是事后诸葛。现实情况是,马内扎和祖尔菲亚都加入了哈萨克斯坦国籍并为之夺得金牌,成为了事实上的“外国人”。其实,某国选手加入另一国国籍并为之参赛,在足球、篮球,中国、外国都很常见,从为其他国家体育事业贡献力量的说法看,也具有正面作用。举重运动员的生涯极其短暂,,在国内高手众多,留在国内很难参加国际大赛的情况下,通过正规渠道把某些选手交流到外国,也是允许的。马内扎和祖尔菲亚被“养狼计划”公派到哈萨克斯坦,并为之夺冠,正说明这个计划的成功,中国举重有了实力强大的对手。


    此事被推上风口浪尖,焦点是马内扎在赛后的否认自己是“中国造”,而导致媒体和舆论对中国“养狼计划”的批评。然而,马内扎和祖尔菲亚已加入哈萨克斯坦国籍并为其夺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国人媒体和公众没必要“羡慕嫉妒恨”,非要把马内扎和她的金牌往中国身上凑,也没必要因为曾经的中国人为外国夺冠,就把“马内扎们”当作“敌人”和“叛国者。而“马内扎们”也大可不必对自己出身中国这一事实遮遮掩掩,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会说中国话、曾是中国人,反而更能彰显自身正面形象。反过来说,即便你不想承认--你能瞒得住么?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贺伟推荐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