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孟母”引争议 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作者:董文秀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12-10-09 09:47

    就在两节长假结束的前夜,“首届十大当代孟母颁奖盛典”在京举行,女航天英雄刘洋的母亲牛喜云、培养出3个博士儿子和3个大学生女儿的草原母亲胡彩瑞、致力于残疾孩子公益讲座的山东农民田秀英以及“最美司机”吴斌的母亲范敬珍等获封“当代孟母”称号。

 

 

  早在今年8月,该活动开始“寻找孟母”之初,就引起了许多社会争议。有批评者认为这只是“拿孟母当做娱乐的噱头”,也有人表示“寻找孟母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还有网友调侃“今天的孟母想要迁居不容易,学区房太贵”等等。此外,该活动中,刘洋母亲成为“孟母”也备受争议,批评者称:“难道只有那些名人的母亲或成功者的母亲才是孟母吗?”也有网友调侃:“刘洋父母居住小区停电,董事长17分钟后道歉赔偿。可见,与刘洋父母同一小区的业主们才是当代最明智的孟母!他们比孟母还会择邻而居”。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这些年来,其实有很多‘当代孟母’之类的称号和活动,一方面这是对‘孟母’这个符号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许多时候这些选择都带有成败论英雄的色彩,名人的母亲便成为了‘孟母’。倘若如此,我们也可以调侃一下,孔子的母亲才应该是‘最佳孟母’,因为她生出了中国的第一圣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孔子。这是一句调侃,也是反讽,但却道尽了这类现象的荒谬。”

 

    实际上看孟母的故事,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孟母三迁,这其实是一种刻意的制造,是为了表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包含着对社会分工的歧视。它是一种符合那个时代特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制造过程,最终使得孟母教子成了传统社会中的一个神话。但是换一个时代,换一个环境,它原本的意义就被消解不见了,成了一个过去式的记号,比如“三从四德”,后来的人们要理解它,就需要去了解当时代特殊的环境和状况。

 
    今天讲孟母也非不可,比如只讲重视教育是可以的,但是其中行业歧视的就不要了。其次,不能简单地以成败作为标准,不是赚钱越多、影响力越大就越好,只要教孩子有爱心,有坚忍的品质,这其实就足够了。比如刘洋的母亲被选为“当代孟母”,刘洋本身就是一个女航天员的符号,她成为代表性人物,是整个国家机器运作的结果,是国家产品的一部分,这样的情况中,刘洋母亲教子的一面并未显现出来,做这种个人性非常强的典范,就不太适合。

 
  媒体真应该不断地寻找类似“最美女教师”这样感人的人物和事迹。而类似于“当代孟母”之类的活动,说是创意也无不可,但是太低级了。其实社会中的普通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能够让我们目光涉及更远的就是媒体,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势界,媒体应该让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正义、公平等等,而不是变得更加势利。

 

阅读 (5) 评论 (0) 分享 (0)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董文秀推荐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