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在全国各大报纸网站热转的北大最帅双胞胎苑子文、苑子豪兄弟俩,成为不少家长和高中学生热议的对象。这兄弟俩现在状态如何?对于未来有何打算?他们都有哪些故事?记者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今年,来自天津杨村一中的双胞胎兄弟苑子文、苑子豪分别以674分和683分被北大录取,分别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就读,成为天津近年来第一对同时考入北大的双胞胎学子。这对双胞胎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一个身高1.80米,一个1.78米,阳光、帅气。“我妈妈说,当年生我俩的时候,我比子豪早出来20分钟,从小我就比他高、壮实,哈哈,这一点我和其他双胞胎老大总比老小瘦弱可不同。”今年19岁的苑子文,是个不折不扣的狮子座男生:拥有超然的自信和倔强的韧性,坚信自己的想法,富于个性。但是他和弟弟子豪相比更稳重内敛些,子豪性格较之更活泼随性。
因为是哥哥,子文从小就养成凡事一马当先的做派,如果兄弟俩都看上的宝贝,他也会先紧着弟弟。不仅如此,就是在学校,苑子文也是领头羊,凡事大家都喜欢找他出主意想办法,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大”。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苑家兄弟,基本都是处于“散养”状态,小时候兄弟俩还时常打架。妈妈告诉记者,她和孩子父亲工作比较忙,在孩子的学习上管得并不多,倒是在为人处事上讲授的道理居多。
妈妈说:“相对于学习成绩,我更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希望他们更快乐、更健康,他们在兴趣爱好上我也是政策放宽,打篮球、玩电脑、学游泳、考驾照还是旅游都让他们去尝试。小学时,我对哥俩的要求就是‘跟得上就行’,并不追求高分,也从未给孩子报过课外辅导班。可两个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是越学越好。小学是中等偏上,初中从入学时的前50名跃进到毕业时的前10名,高中也是后来居上,成了尖子生。”
“兄弟俩有心事到现在还是喜欢和我说得多,对爸爸多少有点畏惧。比如他们青春期对爱情的看法,和哪个女生有眼缘等都和我说,我们之间能做到沟通无障碍,我不会把早恋视若洪水猛兽,所以孩子们都很信任我。上高中后不用我提醒,他们都很自觉地以学业为重,当学习成绩接近目标时,他们表态报考北大,我还记得高考成绩出来后,他们哥俩很轻松的样子,估分都觉得八九差不离……”妈妈笑着说。
和大多数双胞胎一样,苑家兄弟也有很多感慨:都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近视戴眼镜,后期近视度数也相同攀升,子文容易写错的题,子豪也老爱在这个题上出错。
兄弟俩感情很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今年暑假,全家进京到开心农场度假,采摘很多瓜果蔬菜后,子文骑着电动三轮车从菜地里运回仓库,子豪帮忙推着。由于车技不精,子文刹不住车一下子撞到墙头,也顺势把推车的弟弟拉倒。看着子豪腿上擦掉下一大块皮肉,弟弟尽管疼得龇牙咧嘴但是没掉泪,倒是作为哥哥的子文心疼得不停抹眼泪。这也是苑子文从懂事起,第一次流泪不止。
暑假两个月时间,兄弟俩开始了结伴创业的处女秀,老大子文先是为某知名手机拍广告,赚取代言费1万多元,懂事的他原封不动交给了妈妈保管。随后两人和好朋友商量着卖书,因为子豪有腿伤,子文就干起两个人的活儿,他来回从出版社、印刷厂、学校跑腿儿,连续奋战4个晚上,累得连晚饭都顾不上吃。
“本来我哥一直比我高比我壮,就这次卖完书,我在家歇着养胖了,他倒是瘦了。”子豪介绍着,上高中之前都是哥哥学习成绩比他好,升入高中后,他的成绩很快赶超了哥哥,弟弟总是“指点”哥哥该怎么学。到了高三下半年,老大的成绩上来了,超过了老二。他们的母亲笑着说,他俩不算是太勤奋的孩子,可能是哥俩从小就在一起生活,一起探讨学习方法、比着学,且善于总结,这些使得哥俩在学习上比其他“单打独斗”的孩子有了优势。
喜欢玩电脑听音乐、喜欢体育运动、喜欢游山玩水……谈到兴趣爱好,兄弟俩属于博爱型,几乎没有特别讨厌的项目。说起个人秘密,俩人也是大大方方。哥哥子文甚至透露了他的“初恋”。“上高中后,我们俩都自觉地不再触碰恋曲,这是底线,高中之前玩啊疯的都好说。”子文说,他最想对时下的高中生说,上高三不要死读书,信奉只要搞好主业学习,其他爱好可以培养,寓教于乐很重要,最好不要去谈恋爱,误人误己。
进北大之后,俩人也开始注重个人“形象”了。之前,兄弟俩不知道男生原来也可以“护肤”。拿到父母给的每人1600元生活费的“巨款”后,看到好多同学买洗面奶啥的,他们俩也去各买了一支男士洗面奶尝尝鲜。同时,为了方便大家区别,兄弟俩发型也做了转变,上高中时都是学生板寸头,现在老大的头发吹得高高竖起,老二是将头发剪短并微烫。
老大进入北大社会学系后很快就当上了班长,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他还与四川山区农村联系,想去做支教。老二因为国际关系学的学科较多,兄弟俩一天都顾不上见面,目前还没具体动作。会不会出国?兄弟俩回答:有机会当然会去尝试,为什么不呢?“我们想去西欧学习深造,但学成后还是要回国的。”
“未来是充满挑战的,我们喜欢接受新生事物,暑假才新开了实名微博,都不怎么会玩,现在连密码都记不住。很少看电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下还是以学业为主,这样才有资本去创造未来。”这是最后兄弟俩对记者表述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