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鲁北明月:桂花雨落下来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7 10:06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这个秋天,总结出一条“人生忠告”,就是在桂花盛开的时节不要从桂花树下走,尤其是在月光如水的晚上。

因为从树下经过,桂花可能像调皮的雨点洒在你的头顶、肩头,甚至钻进你的衣领,这时花香缠绵,你会秋思泛起。大概率你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深呼吸,然后沉醉在一片广袤的馥郁里。你会好奇,抬头看花,然后看月。皓月当空,你会想到蟾宫折桂,继而联想到美食、美酒以及美人,譬如桂花糕、桂花酒、月宫里桂花树下的嫦娥。或想起宋之问的“天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总之,从月夜的桂花树下走,你可能沦陷,成为那个香阵的俘虏。

关于桂花,当年父亲从上海带回“沈大成”桂花糕,我不过10岁,能分到一块或半块。小小的乳白色方糕,点缀着金色的小花,香甜,软糯。按理说,对待这种食物我应该细嚼慢咽的,但我是个抵不住诱惑的孩子,吞进肚里后才想起该细品一下的。这时,舔着嘴唇,咽着口水,再看父亲,父亲露出得意的微笑来,意思是:我就知道你小子是忍不住的!

我把桂花糕的包装纸夹进旧书里,那本书专门用来珍藏吃过的糖纸。水果糖、大白兔奶糖、话梅糖、太妃糖,打开书,像打开童年关于香甜的回忆。现在书中增加一款新的藏品——桂花糕的香甜。桂花糕的包装纸上画着一枝桂花,我曾按图索骥,但总是无果而终。我原以为气候不宜生长,直到后来读到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大概是在公元1107年的秋天,25岁的李清照在青州写下著名的《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青州距离我的老家并不远,而青州之桂,堪称宋词中的“桂冠”。

李清照的《漱玉词》以白描见长,但此篇“桂花”却以议论取胜。诗人描摹桂花尽管“暗淡、轻黄、迹远”,却因“性柔、情疏和香留”而成为“冠中秋”的“花中第一流”,以花喻人,情致深婉,有易安居士自带的豪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再三品咂,猜测李清照的词中提到两种桂花,“轻黄”者为银桂或四季桂,而“红色”者自然就是丹桂了。有一年盛夏时节赴杭州满觉陇,正值桂花盛放,香气满山盈谷,走在树下,披香沐“雨”。同行说,这是新西湖十景的“满陇桂雨”。当时存疑,桂花不是在秋天开放吗?事后补课,才知自己识闻浅薄。“八月(阴历)桂花香”是国人的集体感官记忆,真实情况是,金桂、银桂和丹桂在金秋开放的,而四季桂则是不拘时令的。那年盛夏,满觉陇开放的必是四季桂了。

今年的桂花开得迟,开花时已过中秋,曾经动念去上海植物园或是桂林公园赏桂,稍一犹豫便作罢了,小区外的口袋公园里就有,有好几株桂树,金桂、银桂都有,一簇簇细碎的黄花点缀葱茏的翠冠,近看远观皆宜。周末去的时候本想在树下稍坐的。未承想碰到两位老人正在摇桂花。看来是临时起意,老爷子轻轻摇晃树枝,老奶奶倒撑着雨伞,小花如雨点簌簌落下,黄灿灿的,很快铺满伞面。老奶奶见我驻足观看,开心地与我分享经验:下雨浪费了,回去做酒酿圆子,老灵额!我说:是啊,是啊!

之后再去,是傍晚,下着小雨,桂花已经谢掉大半,水淋淋的石子路面上浅浅地铺着一层金屑。天气已经转凉了,我在树下,调动所有的嗅觉,试着分辨那香气是浓还是淡了?回家后,妻看到我被雨水打湿的衣服,旋即闻到跟我一同回家的“天香”,问道:你又去看桂花了?我说:是呀。这场桂花雨下完,冬天就要来了。

原标题:《晨读|鲁北明月:桂花雨落下来》

栏目编辑:史佳林

文字编辑:金晖 钱卫

本文作者:鲁北明月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