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黄浦江景,游艺术书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新空间开始试运营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7 09:09
企业数字化(企业CBD) - 网络运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外立面

历经一年半的修复和施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三楼焕然一新——集人文思考、设计展示、先锋表演、文化休闲为一体,汇聚图书馆、剧场、设计中心、江景休闲平台四项新功能。这个新空间以“ 嘉柏丽尔·香奈儿空间”命名。目前,坐拥黄浦江景的图书馆进入试运营阶段。


临江休闲平台

图书馆总面积为1700平方米,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坂本一成设计,从设计到实现历时十年,是此次空间焕新后最吸引眼球的区域。步入图书馆,它如一栋高低起伏的山丘,读者可在其中上下穿行,触及各式各样的、来自全球的艺术读物,但错层的空间因设计而通透舒适。图书馆中约设置了100多张座位,部分景观位可以眺望江景,部分座位可以俯瞰PSA当代馆的一层展厅。


嘉柏丽尔·香奈儿空间的图书馆入口

建筑师发展了拓扑学中对连续性的思考,将阅读转化为一场连续而沉浸的漫游。书架被巧妙地置入一条缓缓升起的坡道之中,读者们可以循着这条迂回上升的路径,自由穿梭于不同的书籍之中。行走与思考、身体与心灵在坡面与弯折之间融合成新的感官体验。开幕日上,记者看到,目前书架上放置了五分之一的图书。上线的图书检索系统已经对接了“上海图书馆”和“法国当代出版文献研究院”等图书收藏机构。


临江休闲平台

作为中国首个公共当代艺术与设计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将为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精选艺术、设计、建筑、文化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重要读本和影音资料。图书馆聚焦当代性样本存档与跨学科收藏,关注在地与全球的互文交互语境,并让档案成为思想流动与对话的现场。其书籍总收藏量为5万册,首期对公众开放1万余册。


图书馆内景

位于图书馆二楼的“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则是一个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梳理、研究和书写的综合空间。它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国际策展人和学者深度合作,追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珍藏史料,并通过文献展览、学术讲座、工作坊、学术出版等形式,唤醒文献,启示当下,憧憬未来。


图书馆二楼

焕新后一同露面的还有三楼剧场,这被当代馆视为“时空能量场”,它共有坐席300个,可灵活适应影像艺术、剧场表演、声音实验、发布会等多种类型活动,也能与展厅空间有机结合;成立于2016年的设计中心psD旨在促进当代人文思考与城市生活之间的碰撞与链接,从城市功能和消费视角审视艺术,探讨设计背后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成因,启发公众的创意思考与审美发现。三楼的展厅空间围绕暖通系统与地面更新进行了整体空间功能提升,将成为psD的核心展览与活动场地,承载未来更多创意实践与跨界交流。位于三楼的300平米的临江平台拥有180度的开阔视野,将黄浦江美景尽收眼底。此次空间升级后,平台新增了咖啡和亲子休憩场所。


设计中心psD, 目前为第15届上海双年展展览区域

即日起到 2026年1月23日,在新落成的图书馆中,著名策展人侯瀚如呈现“因地制宜”系列的第一篇章“四海为家”,以“家”为线索展示,侯瀚如策划的一些展览而引发的关键课题,通过七个章节重返 1990年代以来的艺术创作和展览现场。


空间启用的海报

PSA与香奈儿文化基金从2021年起共同发起“新文化制作人”项目,每年向不同创意领域的探索者、创作者、实践者、坚守者公开征集并实现优秀群展方案,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和表达的舞台。2022年至2025年,“新文化制作人”聚焦“手艺再兴”、“活性建筑”以及“剧场”三个不同面向,展现不同领域内最具信服力的创新力量。

试运营期间,图书馆可接受市民的预约参观。


左起:香奈儿艺术、文化与传承总裁雅娜·琵尔(Yana Peel)、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程梅红、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王度(Joan Valadou)、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夏科家、香奈儿北亚区总裁柏瑞德(Renaud Bailly)、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香奈儿中国董事总经理夏阳(Charlotte Jozan)

原标题:《拥黄浦江景,游艺术书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新空间开始试运营》

栏目编辑:沈毓烨

本文作者:乐梦融

图片来源:CHANEL|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