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越——越剧艺术藏品巡回展”日前走进普陀区永定新村党群服务站。此次巡回展是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齐春雷从艺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集参观、观摩、体验于一体,展出的藏品包括戏单、报纸、期刊、连环画、真丝手绣戏服等。

从文字记载到声影留存,从纸质记忆到丝绣瑰宝……展出中,参观者可以看到越剧百余年的发展进程和传承脉络,并在体验中构建起时代与艺术的对话通道,在藏品中触摸到艺术传承中最鲜活的脉搏。比如,戏单是那个年代越剧剧团众多、剧目浩繁的最好见证。琳琅满目的戏单每一本都颇有设计感,既有剧情简介、演员介绍,也有唱词选登。为让参观者对戏单有更多了解,展出方对戏单进行了扫描和打印,供参观者翻阅浏览。
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也引来不少参观者的注目。展出的报纸和期刊大多发行于20世纪四十年代,均为该刊物的首版或首期。有些刊物封面上印有越剧演员的剧照,也引得许多戏迷一边看一边猜。这些报纸和期刊对于了解和研究越剧的发展有着较重要的历史价值。

令人惊喜的是,此次还展出了一些越剧连环画。其中有十分珍贵的《南冠草》和《宝玉与黛玉》,均为解放初期出版发行的。此外,戏曲舞台上美轮美奂的服饰,也走进了展出现场。这些非遗手绣戏服与非遗戏曲共生,承载着地域文化、艺术审美和工艺技艺。

在体验环节,除了可以观摩越剧老电影、穿戏服之外,还引进了AI技术。参观者可以站在AI屏幕前,选择中意的人物造型拍照,数秒钟后一张带有妆造、属于你自己的戏曲人物照片便打印了出来。
策展人齐春雷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正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并由此带来了新的创新和机遇。未来,AI技术可以赋能非遗越剧更多的生命力,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在新时代的浪潮里,用坚守与创新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原标题:《“藏·越——越剧艺术藏品巡回展”走进普陀区》
栏目编辑:杨玉红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金旻矣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