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那种,把自己收拾得
“过分干净”的人呢?
很多人都会认为,爱干净很好啊,把自己打扮得利索、体面,和他们在一起,自己也会更干净,做事更加有条不紊。
可是我要对你说的却是:一定要远离身边的那些,打扮得“过分干净”的人。

这个“干净”,不是指衣物干净整洁、精神面貌良好、讲究体面卫生。
而是那种家里必须一尘不染、出门在外不愿意碰“不干净”的东西、社交时非常克制、做事追求完美的人。
好像他们身边的一切都要做到无暇,但凡有一点超出预料之外的小麻烦和小污染,都会让他们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了凡四训》里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正因为我们作为普通人,有着包容的性格,才会对于身边的事物不过分苛刻,让自己活在舒适的环境之中。
又何必要作为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强行干扰那些追求着过分干净的人的生活呢?
强迫型人格障碍
在电影《温暖的抱抱》中,主角鲍抱的父母就是一对极度洁癖的人,他们无法接受怀孕生子这个过程,觉得太脏了,只好试管生下了孩子。
不仅如此,他们包饺子要测量尺寸、不愿意和孩子肢体接触、简直是将刻板做到了极致。
长期得不到父母温暖和关怀的鲍抱,也成为了一个极端的洁癖,他对干净、计划和整理有着超乎寻常的执念,
就连自杀也要准时准点,为自己准备的花圈上还写着“生的干净、死的准时”。
来到女主角宋温暖的家里,看到满地狼藉和一屋子混乱,

鲍抱根本无法忍住自己的“整理”的冲动,趁着宋温暖睡觉的时候给她的家来了个“大翻新”:
参差不齐的口红全部一刀切平整、抱在一起颜色不一样的玩具全部分开、饮料瓶正面朝外、连鱼缸里的鱼都被隔开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波。
虽然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在现实里确实有着与其相对应的真实人格——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度追求主观上的完美、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与控制感的人格障碍。
他们总是以为,这样追求的干净、完美和各种规则都是正确的有意义的,是他们生活中的唯一标杆,

正因如此,任何一种打破标杆的因素都将成为他们敌视的对象。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则,比如鞋子要摆放在哪里、不能穿外衣上床、衣服怎么搭配、碗筷用完要立刻刷掉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能够包容他人的规则,理解这个世界上有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相互尊重。
但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会将自己的标准当成周围环境中唯一需要遵守的准则,因而他们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着极高的、不现实的标准。
如果你在他们身边,就会被这一套又挑剔又严苛的规则困住,一旦不能遵守,就会被批评为“邋遢”或者“废物”。
所以,远离一个过分追求干净的人,其实就是在远离一种对你生活的审判眼光。
过度的印象管理
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他在家里和在外面好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如果要出门,他必定先洗头吹头,用发胶将头发做出一个造型,穿上熨烫的服服帖帖没有一丝褶皱的西装衬衫,
各种配饰齐全,把皮鞋擦的锃亮,还要喷上男士香水。

在社交场合,他的行为也总是考究体面,别人不能碰他的头发、手臂、腿脚,吃饭要先烫碗碟,衣服脏了就不能再穿,只能脱了包起来拿在手上。
但是在家里,却能看到他到处乱扔的臭袜子,这里一堆、那里一堆;
衣服在沙发上塞得一团乱麻,家里全是快递盒和外卖盒,简直没有下脚的地方。
当一个人在外人面前的干净程度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但是在亲近的人和家里却完全没有这种习惯时,

那么ta就是在进行一种表演式的“印象管理”。
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洁癖这种习惯,只是在给自己立人设,假装自己有着严重的洁癖,追求着干净和体面。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渴望着被认可、被尊重。
但纵观他们全身上下,并没有一个可以特别值得尊重的因素,于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屏障,用来抵御他人窥探的目光。
和这样的人交往,你永远感受不到真实的他们,也很难建立起互相真心的情感关系,所以,还是尽量远离这些带着面具的人吧。
无法忍受“不确定”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帖子,博主说自己出门的时候总是忘记有没有锁门,于是她就会在锁门的时候加上一个动作,比如握一下拳头。
可是加上这个动作之后,她又总是忘记自己做动作了没有,就又在这个动作之后又加上一个动作,

到最后,锁门之前几乎要打上一套太极拳,才能确保自己真的锁好了门。
这其实就是对于“控制感”的一种需求,我们普通人的控制感,可能来源于工作上的成就、学习考试、生活中的吃喝玩乐这些消费项目等等。
但是那些过分追求干净的人,是将自己的清洁行为当做了控制感的来源。
心理学中有一个“认知闭合需求”的概念,指的是人们面对模糊的、不确定的情形时,
总是希望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而不管这个答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所以,过分追求干净的人,是将外部环境的脏乱差当做了模糊的、不确定的情境,而通过严格的清洁行为让自己可以得到控制感。
为了抵消这种不确定性,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超强的控制欲望,这种控制欲望很有可能延伸到社交圈层中,

你的爱好、行为、目标等等都会被插手,以此来达到他们心中的预期。
我们真正需要远离的,不是一个可以带我们向上、帮助我们改善不良习惯、往更高处走的人,而是一个否定他人、束缚他人、控制他人的人。
这世界上没有人是真正完美的,我们也不可能追求到真正的完美。
隔绝了人性的所谓“干净体面”,根本不如有温度、有趣味的人间百味。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