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盛大举行。重庆市聚奎中学校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范式——生成式课堂创新成果精彩亮相。学校党委书记戴海军作主题报告,引发全场共鸣。沉淀155年文脉的西南名校,在全国教育创新舞台上绽放出传统与科技交融的独特光彩。
教博会的“聚奎时刻”
——AI助学单+生成式课堂破解因材施教痛点
展会现场,聚奎中学生成式课堂展位前人头攒动,成为瞩目的焦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围绕AI助学单设计、多模态资源整合等创新点频频提问、驻足交流。

▲生成式课堂展位人气十足
如何突破班级授课制下因材施教难以实现的瓶颈?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教学创新范式,生成式课堂聚焦教学难点,以AI赋能+深度学习为核心,通过自主研发的AI助学单,整合多元教学资源,精准匹配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课前助力高效预习,课中精准互动指导,课后推送个性化作业,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真正让大规模因材施教从理念落地为现实。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学习支持。”AI助学单的首创者聚奎中学张渝江主任道出初心。参展期间,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收获了广泛的关注度,其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更赢得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

▲张渝江(左一)向教育同仁介绍生成式课堂
乡村学校的“逆袭之路”
——书写“做最好的自己”的育人华章
在教博会2025年教育家型校长发展论坛上,学校党委书记戴海军以《做最好的自己:农村中学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题作主题报告。
30年乡村教育的矢志坚守与创新实践,引发全场强烈共情。
报告中,戴海军围绕“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核心理念,深度分享了学校“文化浸润—课程赋能—协同生长”的三维一体育人体系。从面对薄弱学校时的破局探索,到以“分层走班+导师制”实现本科上线率的跨越式突破;从本土化翻转课堂的初步尝试,到“AI助学单+生成式课堂”的创新领跑,每一步都诠释着“做最好的自己”的深刻内涵。
“只要坚守初心,坚定‘做最好的自己’,尊重规律,勇于创新,就能让每一颗种子在乡村土壤里绽放独特耀眼的光彩!”真挚的分享不仅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更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学校党委书记戴海军作主题报告
百年学府的“向新图强”
——让传统文脉与时代发展深度融合
此次参展的亮眼表现,是聚奎中学155年文脉传承的厚积薄发。
从1870年的聚奎书院到如今的重庆市重点中学,百余载的求真路上,学校始终坚守“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初心,将传统文脉与时代发展深度融合,让那些看似微小的教育萤火,汇聚成照亮万千学子心田的星河。
在“做最好的自己”引领下,学校既深挖书院文化富矿,开发系列精品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与文创实践中传承文化根脉;又勇立课改潮头,以技术持续赋能教学变革,最终形成“基础+特色+创新”的立体化课程体系。这份守正创新的坚持,让百年老校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焕发新生。
学校跻身“重庆市重点中学”,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华诗教名校”等20多项荣誉。2022—2025年,三年时间获课程改革类、社团建设类12项大奖。翻转课堂两次获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

▲教育同仁聆听聚奎中学《教学智能体和AI助学单的理论与实践》
面向未来的“育人蓝图”
——“三个融合”让教育更温暖更智慧
在历史长河中,百年学府如参天古木,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其枝叶却始终向着未来的天空伸展。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学校将持续深化155年文脉传承,深耕生成式课堂这一创新试验田,全力打造“5G+AI”全场景学习空间,让百年文脉在科技赋能下绽放更强劲的活力。
百年学府,岁月流金;筚路蓝缕,弦歌不辍。聚奎中学始终坚守“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深化“理念与文化传承融合”“理念与智慧校园融合”“理念与协同育人融合”的“三个融合”,持续探索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秀月 杨静)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