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上海站到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城市……处处有他的墨迹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5 11:38
商标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今年是中国书法事业的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舒同先生120周年诞辰,铁路上海站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题字都出自舒同之手,他的书法早已融入上海这座城市的肌理。为系统梳理其艺术成就与贯穿笔墨人生的时代精神,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支持,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杂志、《澎湃·艺术评论》、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笔阵横扫——舒同120周年诞辰书法文献展”及同名学术交流会日前在上海海派艺术馆举行。



书画作品《暗香浮动》

舒同是中国现代书法史上兼具革命家与艺术家双重身份的杰出代表。他5岁学书,14岁即有“东乡才子”之誉,早年临习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碑帖,植根传统,融会贯通。在投身革命洪流的岁月中,他始终笔耕不辍,以笔墨为武器,在长征、抗战与解放战争中书写了大量标语、报头与题字,被毛泽东赞为“马背书法家”“党内一支笔”。


为华东保育院题词

舒同的艺术生涯与上海渊源深厚。他曾在此工作战斗,留下诸多珍贵墨宝,他所创立的“舒体”,汲取海派养分,亦为海派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文献展以“笔阵横扫”为主题,集中呈现舒同书法作品及文献复制品50余组(件),涵盖其代表性榜书、毛泽东诗词题材创作、自书诗及题字等多种类型。展览系统梳理了舒同从革命时期的“笔戈并举”到创立独具特色的“舒体”书风的艺术历程,突出其“七分半”字体融汇楷、行、草、篆、隶及颜、柳、何绍基等名家精髓的独特风格。展览还展出了舒同生前使用过的文房用品、读书笔记、作品集及相关历史图片,生动再现其艺术人生。

“笔阵横扫——舒同书法学术交流会”汇聚了全国书法界、文化界、评论界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嘉宾围绕“舒同与二十世纪书法变革”“舒体的笔墨体系与美学价值”“革命书写与艺术人格”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题词:向英雄模范看齐

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认为,舒同在当代书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一锤定音、一言九鼎”的作用无人能及。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表示,舒同独创的“舒体”其笔法圆融厚重,结字拙中见巧,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潘善助则认为,舒同作为中国书协首任主席,在创新、专业与普及三个方面奠定了协会发展的基础,其高辨识度的“舒体”必将传之久远。

与会专家特别强调了舒同的人格魅力与其艺术成就的相辅相成。他身居高位而淡泊名利,视书法为“余事”,在任期间未举办个展、未出版专集、未收弟子,甚至在盛年力辞书协主席一职,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其人生轨迹与艺术创作,为当代艺术家如何平衡多重身份、坚守精神追求提供了深刻启示。

正如中国书协在舒同120周年纪念活动序言中所言:“先生立德、立功、立言、立艺,在中国革命史与当代书法史上,铸就不朽丰碑。”本次展览与学术交流活动,既是对舒同艺术成就与人文精神的系统梳理,也是在新时代推动书法艺术传承创新、服务人民的文化实践。

原标题:《从铁路上海站到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城市……处处有他的墨迹》

栏目编辑:江妍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徐翌晟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