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锦绣 翰墨瑰丽——上海市文联成立七十五周年美术书法藏品展观后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5 11:38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丹青流芳,笔墨留香。“海上华章——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七十五周年美术书法藏品展”目前正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出,这是一次艺术的嘉年华,也是一次书画的庆典秀。展览分为“继往开来”“传统今朝”“金石永寿”“无问西东”“碑帖相长”五大板块,荟萃了八大山人、石涛、任伯年、吴昌硕、康有为、刘海粟、张大千、林风眠、徐悲鸿、齐白石、沈尹默、王蘧常等大师巨擘75件(组)珍贵藏品,可谓是博物馆级别的呈现,从而彰显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与品格、海派艺术的取向与成就。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振叶寻根,观澜索源。上海市文联自1950年7月成立至今,一直注重海派文化的研究、史脉的传承、谱系的赓续、审美的引领与艺术的探索,从而展现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到红色文化的闪光历程。为此,本次展览既陈列了古代书画的经典巨制,也提供了现代书画的精品佳作。通过丹青问道、笔墨演绎与创作镜像来对“海上华章”作现象级的解读、理论性的诠释及学术性的阐述。

海派书画发轫于1843年上海开埠,兴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上海整个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文化觉醒与文明建设。海派书画崛起的成因,主要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除了城市的开放、经济的发展、东西的融汇等这些社会因素外,作为艺术的本源与笔墨的载体,就是对历代、主要是明清文人书画的师承与取法。而此次展览中,八大山人、石涛、任伯年及吴昌硕四巨擘的作品就是创作的资源、笔墨的标杆与师承的对象。惟其如此,齐白石的一首诗就极富说服力:“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雪个”即是八大山人,“老缶”就是吴昌硕。如展览中八大山人难得一见的巨幅四条屏山水,线条精炼而简要,构图生动而崎崛,墨色遒劲而畅达,在萧疏空旷、沉静清幽的画面中传导了一种家国情怀,为绘画创作方法提供了新的表现理念。另外如石涛的精品山水册页、任伯年的鸿篇巨制12条屏《群仙祝寿图》、吴昌硕金石气息弥盛的《青佛图》等,都为以后海派书画家群体创作的笔墨与线条、构图与色彩、方法与形态、内蕴与意境提供了创作启迪与变法自洽。


渊源有自、艺领新变、与时俱进。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海派书画艺术风格的最后确立及社会影响的最大效应是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海上华章”展览就是以刘海粟、张大千、林风眠、徐悲鸿、吴湖帆、黄宾虹、谢稚柳、丰子恺、朱屺瞻、钱瘦铁、唐云、陆俨少、江寒汀、来楚生、程十发等人的作品为主体呈现,他们继往开来而追求卓越,无问东西而传承创新,以精湛的笔墨、先进的理念、瑰丽的色彩、新颖的构图、独特的风格与大胆的变法,将海派书画从高原推向了高峰,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绚丽篇章。如果说“风格即是人”,那么,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树起了一面风格的旗帜。如刘海粟《东方红》的雄浑豪放、张大千《青绿山水》的古秀典雅、林风眠《丰收》的朦胧意象、黄宾虹《设色山水》的高古朴茂、钱瘦铁《山高水长》的苍莽华滋、陈佩秋《水佩风裳》的婀娜雍容等,呈现了一种群体的风格打造和创新的时代景观。



“海上华章”的最后是书法阵列,虽然仅有25幅,但却基本涵盖了海派书法的历史进程及发展演变,展示了海派书法以其勃发的审美创造力与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构建了一种开放的笔墨意识、先进的创作理念、多元的风格追求和高迈的流派构建。如以吴昌硕、康有为等为主的第一代碑学群体,他们高扬起金石精神的大旗,奠定了雄健峻美、大气磅礴的海派书风;以沈尹默、谢稚柳、马公愚为主的第二代帖学群体,他们力追晋唐,镕古铸今,形成了笔墨精湛、气势郁勃、线条俊美的风格特征;以胡问遂、赵冷月、任政为代表的第三代碑帖兼容群体,上下取法,睿智地打通了帖学与碑学的疆界,用帖化碑,以碑参帖,极大地激发了笔墨表现的张力,出现了格古韵新、碑帖共荣的崭新风貌,从而使海派书法传承有绪而气象正大。


七十五周年美术书法藏品展”,体现了上海市文联所属的上海美协、上海书协高端的收藏取向,自觉的收藏意识、独到的收藏能力及可贵的收藏经验,弘扬了海派收藏精神。因为上海素有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之称,并由此形成了海派收藏的历史传奇、人文传统、地域特色与品味档次。特别是在书画收藏方面,更是历代大师佳作留存,各朝名家精品相聚,如展览中任伯年的颠峰之作12条屏金笺《群仙祝寿图》就是国宝级的珍品。我曾听唐云先生讲述他当年如何竭尽全力,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抢救性收藏了这件任伯年代表作的经过,反映了一种历史责任、艺术认知与收藏眼光。惟其如此,正是海派书画收藏的宏富丰裕,为海派书画创作提供了雄厚的艺术资源与多元的笔墨参照。

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上海市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专业与业余交流的渠道与平台。此次“海上华章”展的举办,正是体现了赓续传承、守正创新、文化赋能的时代精神,让我们为“新大众文艺”的发展繁荣而使命在肩、砥砺奋进。

作者|王琪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文编 | 忻颖

美编 | 音云

摄影 | 蔡晴 陈雷

上观号作者:上海文联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