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无界学习”新样态 海淀举办中关村中学马珏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5 05:17
企业信息化服务-企业CBD - 市场部

11月22日,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马珏老师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会上,“中关村教育科技文化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联盟汇聚中科院物理所、中关村街道、中关村中学等十家单位,旨在推动前沿科研资源向基础教育转化,构建区域科教融合新生态。海淀区教工委书记杜荣贞表示,联盟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作为海淀区“成长中的教育家”系列第十一场名师研讨会,本次活动聚焦科技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马珏老师以《经纬交织 融才无界》为题,分享了她从教三十二年的探索与实践。她提出“经纬交织”育人理念:教师如“经线”,锚定教育方向;学生如“纬线”,拓展成长边界。她通过胡同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大地学习”方式,让地理教育超越课堂,融入生活与社会责任。

中关村中学校长陈恒华在报告中阐释了学校“传承+创新”双链育人体系。依托中关村地域优势与中国科学院资源,学校构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双螺旋课程,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端科研深度融合。他强调,教师是“催化酶”,学校通过分层赋能机制,促进教师向“生命唤醒者”转型,形成师生共研的成长共同体。

研讨会还通过教师成长故事、专家点评等环节,展现马珏老师作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地理学科导师组组长的辐射作用。她培养青年教师百余人,足迹延伸至新疆、甘肃等地,践行教育均衡使命。北京教育学院张素娟教授与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在点评中指出,马珏老师的教育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精神”在课堂中的真实生长。她以地理学科为支点,推动虚实融合、跨界融智、实践笃行,构建了“无界学习”的新样态,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本次会议由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吴谨主持,中国科学院院所、高校专家、市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及全区中小学教师代表200余人参会。联盟的成立与马珏老师的教育实践,标志着海淀区科教协同育人进入资源融通、跨界融合的新征程。

通讯员 杨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健勇

编辑/倪家宁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