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演出剧照。主办方供图
11月23日,来自成都锦江区的残健融合原创话剧《星空里的歌者》在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演出,通过剧情呈现梦想与爱的主题,传递残健融合理念。

演出剧照。主办方供图
该剧以四川省首届“盲人好声音”冠军唐焱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围绕两对跨越时空的追梦人展开叙事,展现他们因梦想相遇、因坚持实现成长,最终登上表演舞台的过程。演出开场,唐焱饰演主角“郑好”身着黑色外套登场,其演唱的歌曲引发观众关注。剧情推进至高潮时,“郑好”演唱《我要看看这世界》,表现冲破阻碍实现梦想的情节。
演出团队由专业演员与残障人士组成,双方配合完成表演。其中,残障人士饰演咖啡师角色,专业演员负责把控表演节奏,道具、灯光与音乐的配合使演出呈现完整。
盲人观众张朝华携导盲犬到场,通过听觉了解剧情,表示剧中追梦情节与亲情支持内容让自己产生共鸣,认为该剧传递积极价值观。首都师范大学团委书记王洵评价,该剧包含生命价值与人文关怀相关内容,艺术品质较高,可为学生提供关于生命多元性的思考,同时为残健融合实践提供参考案例。

观后交流会。主办方供图
剧场外设置锦江区“星空里”咖啡馆相关展位,观众可在此品尝残障人士制作的“10万秒手冲”咖啡与烘焙点心。11月23日当天,剧组共开展两场演出,分别面向学生群体及其他观众;演出结束后,剧组组织观后交流会,与专家、观众就演出的艺术呈现形式及残健融合主题表达进行讨论。
此次演出由47名演职人员筹备近一年,剧组成员包括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专业演员、“星空里”咖啡馆残障人士及高校大学生。抵达北京后,剧组立即开展彩排,唐焱凭借记忆力与声音感知能力,经过两到三次练习熟悉舞台路线。
该剧导演李蔷同时担任成都市锦江区助残文艺大使,其表示创作该剧的目的是改变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刻板印象,展现残障人士的个人特质。据李蔷介绍,锦江区“星空里”咖啡馆是当地残健融合实践场所,唐焱的经历为剧本提供创作素材;联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等专业力量,遵循“残健共演”原则完成该剧制作,使残障人士参与舞台表演。
据悉,《星空里的歌者》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成都市锦江区残疾人联合会、成都市锦江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锦江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锦江区妇女联合会、成都市锦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都市永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出品。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