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亚慧)11月18日,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发布会”盾构装备工程专场。本场发布会聚焦中国盾构技术领域自主创新成果,集中发布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大直径盾构穿越城市核心区关键技术两项突破性成就。
“京华号”是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当前,中国盾构机产业正在迈入智能化技术时代。中国铁建重工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熊晨君介绍,中国铁建重工目前已研发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及智能掘进系统,相当于为国产盾构机装上了“透视眼”和“智慧脑”。
近30年来,中国盾构技术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表示,大型穿江越海隧道是中国基建领域重大工程,超大直径盾构机是保证工程建设的关键决定性装备,处于全球地下工程装备产业链、价值链制高点,是中国高端装备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城市核心区施工如同‘在跳动的心脏上做显微手术’。”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公司盾构掘进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斌介绍,清华园隧道施工除了穿过北京地铁10号线正下方,还要穿过7条主干道、88条市政管线,与地铁13号线“擦肩而过”。中铁十四局通过独创的“源头控制、路径阻隔、对象加固、预警修正”四位一体微沉降控制技术,破解了复杂地质大盾构安全掘进难题,保障了隧道的安全贯通。
据悉,《新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展(首期)》数字展目前已正式开展,首期重点展示开源开放、新型储能、航空科技等方面21项科技成就。公众可通过“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