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保养维修中,四轮定位算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一个项目,听名字就感觉很重要的样子。你去保养时,到了三四万公里,往往会被建议做这个项目。有人就有疑问了,四轮定位到底该多久做一次?看公里数还是看时间呢?

很多人以为像换机油一样到公里数或者时间就得做,这就纯属被坑了。四轮定位不是定期保养项目,车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做。有很多人的车,开到报废都没做过一次定位,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当维修师傅说,车子3万公里了,该做一次四轮定位了,你心里就有数了,车没问题直接拒绝就可以。
那么没问题不做,有问题那肯定得做,具体有什么问题呢?一般出现以下4种情况,就需要做了。
1.方向跑偏
就是你开车时手一松方向盘,车就跟有自己想法似的往一边跑,不能走直线,非得你使劲掰着才走直线。正常来说,车辆的方向有自动回正功能,在笔直的道路上行驶,驾驶员应该是很轻松的,双手基本上不需要用力,也不需要一直调整方向,车会一直沿着直线走。如果你需要一直拽着方向盘,那么手和胳膊会很累,一直在用力,转弯用力,走直线也要用力。这就是不正常的信号,肯定是车轮的定位参数发生了改变,需要马上做四轮定位进行纠正。

2.轮胎偏磨
偏磨也叫吃胎,就是轮胎花纹一边磨得快,一边磨得慢,有的甚至磨出高低不平的锯齿状。我之前见过最夸张的,一条新轮胎,仅跑了3万公里,内侧都快磨出钢丝了,外侧还挺好,车主还以为是轮胎质量差。其实这就是四轮定位不准导致的,轮胎出现一边滚动一边轻微滑动的状态,导致一侧磨损异常严重,寿命大大缩短。
3.方向盘变沉、发抖、不自动回正
正常开车时,方向盘应该是轻盈且平稳的,掉头后方向盘也能自动回正。如果突然感觉变重,或者跑高速时方向盘一个劲地抖,或者不能回正了,很可能是定位参数乱了。

4.换过悬挂或转向零件
比如换减震器、拉杆、球头什么的,只要动过悬挂系统,最好重新做一下定位,就算按照原来的印记装上去,也可能是不准的。
除了这些信号,还有几种情况也建议做定位。比如刚换了新轮胎,尤其是换了4条的,做个定位能让轮胎受力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再比如车子出过事故,哪怕只是轻微事故,但撞到了轮毂,也最好检查一下定位,万一参数变了没及时调,后续可能带来麻烦事儿。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