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人眼检测 “5G+机器视觉系统”来袭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3 17:06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将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行动。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5G工厂百千万行动目标全面完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启动新一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城市试点遴选工作,加强6G与工业融合的前瞻研究。

  目前我国已建成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产品追溯、供应链协同等场景提供服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300多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亿台。

  “5G+工业互联网”

  步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已超2万个,“5G+工业互联网”正式步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福建泉州的这家黑灯工厂是全球同类型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在陶瓷底座车间,5G+机器视觉系统替代了传统人眼检测,施釉机器人协同作业,30秒就完成坯体的均匀喷釉。质检环节也通过5G设备联网与AI自动采集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检测。

  智能卫浴黑灯工厂智慧制造中心工程师 杨志阳:依托5G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场的实时检测数据都上传到我们的系统里,数字化质检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在浙江诸暨这家环保装备生产车间,工人只需通过控制设备发出指令,就能轻松完成从原料下料、精密加工到成品运送、包装的全流程作业。

  浙江菲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于立元:将智能感知监测、数据分析决策、物联网协同控制等新技术与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让产品更智慧,降低环保处理环节能耗物耗,提升处理能力和效率。

  在云南怒江州泸水市的这个咖啡加工车间,这套“5G+AI”数字化生产线让怒江精品咖啡豆完成了从分选、烘焙、包装、仓储的全流程智能化,彻底告别了传统加工“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的难题。

  泸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品牌培育及推广项目负责人 欧文玲:加工端我们采用“5G+AI”,通过机器视觉与AI算法。实时识别咖啡豆颜色、大小及缺陷,分选精度达99.8%,精深加工率从原来的35%显著提升到80%。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百家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了25%,产品质量提升了21%,运营成本降低19%。

  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22日宣布,正式启动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

  卫星物联网业务,是指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连接各类物联网设备,为数据采集、可穿戴设备等各类终端,以及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的一种低速数据业务。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卫星物联网提出组织开展商用试验的重点任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余晓晖:以前的物联网,通过地面的网络把物体连在一起,有很多区域达不到,比如说偏远地区、天空、海洋里面很多网络覆盖不到,卫星物联网它有一个全域覆盖的特点。

  据了解,这次商用试验为期两年。将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推动卫星物联网在交通、能源、渔业、应急、工业等各行业各领域规模应用,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支持商业航天安全健康发展。

  (总台记者 孙蓟潍 徐之昊 胡哲源 韩志涛 方锌妮)

  来源:央视网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