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我装修最不后悔的是什么,那么将装修重点放在卧室里,绝对是我最值得庆幸的决定。
表面上看,卧室就是一个简单的休息空间;实际上,一盏灯、一组柜、一张床的规划与布局,都悄悄影响着生活舒适性。

比如下面这8个设计决定,只有真正住进去,才知道有多实用,甚至少一个都不完美。
一、坚持做隔音处理
良好的睡眠质量,一定依托于静谧的休息环境。尤其是对于临街、中间户住宅来说,想睡一个好觉,都是一种“奢侈”。

所以,对于睡眠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人来说,卧室一定要做隔音处理。
1、顶面隔音:采用了隔音粘+减震器+龙骨+吸音棉+隔音板+石膏板方案,完成面会整体下降11cm。虽然牺牲了一点房屋层高,但在我看来是十分值得的。

2、墙面隔音:方案和顶面差不多,只不过少了一个减震器,完成面厚度大约在8cm。整体做下来,能明显感觉到卧室小了一些,但对于位置不好的住宅来说,却很有必要。

二、坚持放1.8米大床
卧室到底放1.5米的床还是1.8米的床?相信不少人都纠结过,前者省空间,后者睡眠更舒适。

其实,我的看法十分简单,就是在房间能放1.8米床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放小床。

1)两个人睡会有更加舒适的边界感,睡姿也会更加自由,不会出现另一个人稍微翻身,自己就会被惊醒的情况。

2)基本上不会再出现被子滑落的情况,不管怎么翻身,不管怎么裹被子,都有足够的空间容纳。

3)以后有了孩子方便带孩子睡,不会出现你贴着床沿,孩子横着睡,全家被挤来挤去的情况。

三、坚持衣柜放在床尾
传统的卧室布局,都会将衣柜放在床头一侧,为床尾释放出更多的空间,让日常动线更加舒适。

可若从收纳的收纳的角度来看,衣柜放床头一侧并不实用,甚至还会导致床头柜被柜门抵住的尴尬情况。

所以,只要卧室开间尺寸大3m,我更倾向将衣柜放在床尾处。
1)卧室的纵深尺寸往往大于开间尺寸,将衣柜放在床尾处,可以最大化提升衣柜的收纳力。

2)3m开间的卧室,做好床尾柜后,差不多能剩下43cm的空间,虽然略显局促,但好在日常通行频率并不高。(记得搭配无靠背床)

四、坚持安装电动窗帘
窗帘,作为卧室里必不可少的软装,使用频率也非常高,基本上每天都要开合数次,那叫一个麻烦。

所以,相较于传统的窗帘,我更倾向安装电动窗帘,哪怕它贵一点也十分有必要。

1)操作十分方便,只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设定好相应的功能,就可以自动开合,免去了手动拉拽的麻烦。

2)可以语音远程控制窗帘开合,比如在房间里换衣服时,只需要喊一声就可以,极大提升了生活便捷性。

五、坚持墙面刷大白
卧室墙面材料有很多,比如墙布、艺术漆、硅藻泥、护墙板等,甚至有些人刷个乳胶漆也要做个调色处理。

然而,真正住进去才发现,最实用最省心的永远都是刷大白。
1、清爽百搭:白色乳胶漆,虽然视觉上不如其他材质那么让人惊喜,但却胜在干净简洁,并且适配于各种风格的家具、床品、软装,永远不会看腻。

2、性价比高:乳胶漆本身就是最便宜的墙面材料,并且后期维护打理也十分轻松,即便破损了修补也很简单,不像调色乳胶漆,修补时容易出现色差问题。

六、坚持安装风扇灯
说实话,我一直挺纠结安装风扇灯的,总担心它哪一天会掉下来,带来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可直到我真正住进去才发现,它所带来的舒适性完全值得。
1、夏天降温:相较于空调,风扇灯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气温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可以让体感更加舒适。

2、冬天辅暖: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在冬天开空调的情况下,打开风扇灯的最小档,可以让顶层的暖空气下沉,从而让整个房间的温度更加均匀舒适,并且十分节能。

3、节省空间:由于安装在顶面,所以丝毫不占用空间,且平时打开反转模式,还有助于室内空气流通。

七、坚持飘窗改梳妆桌
传统的飘窗,一般都是铺一块大理石,或者定制一块飘窗垫,然后当成休闲平台来使用。

可实际上,缺少梳妆台的家庭,完全可以用飘窗来改造。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用抽屉将飘窗台加高,然后再将桌面做成抽拉式结构。一来解决了基本的收纳需求,二来有了舒适的放脚空间,真正提升了飘窗的实用性。


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下图,尺寸根据自己家的飘窗灵活调整一下。

八、坚持留一块次净衣区
睡前脱下来的衣服放哪?如果你在装修时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么入住后大概率会扔得到处都是。

所以,最稳妥的方法,就是给卧室留一块次净衣区。
1)若衣柜做在了床头一侧,可以利用衣柜侧面空间设计一块次净衣区,深度55cm,高度110cm就够了。

2)若衣柜放在了床尾处,可以在边角处规划一块次净衣区,宽度80~100cm,下方还可以开个直径30cm的圆孔,内部再藏个脏衣篮,专门用来投放脏衣服。


其实,卧室的核心就是“睡眠”,一切设计也都理应围绕“舒适性”展开。只有这样,住进去才会真正感受到放松。
所以,我们在装修时一定要多多考虑每一个细节,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