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裆,又丑又胖”,女装裤子最大槽点终于现形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3 10:50
优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网络运营部

女装最近又火出新花样了。

 

曾经在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侧开口裤子,最近突然在网购平台上流行起来。

 

其中最火的品类是“侧开口牛仔裤”——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本放在牛仔裤正中间的拉链换个位置。

 

就这一点小小的改变,成了女装的新商机,有商家甚至能把这单一品类卖出3万条。

 

在网购商家的宣传中,侧拉链牛仔裤最大卖点就是“适合女生穿”“让你告别无中生裆”。

 

这里说的“无中生裆”,是指女装裤子因裆部面料冗余形成明显鼓包的常见现象。因为不符合受众的生理结构和人体美学,总会显得分外夸张。

侧拉链牛仔裤似乎解决了这个“女装裤子最让人深恶痛绝的痛点”,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有人吐槽裤子容易夹肉、磨胯骨;也有人买到手后发现正面是平整了,但侧面的拉链位置照样鼓包。

 

而无论是“侧拉链”的火爆,还是网上对“无中生裆”的讨论,背后都指向了女装市场一直以来的最大难题。

  

01

消灭“无中生裆”,

成了多少女裤商家的新卖点

 

“想把侧拉链裤子焊在腿上,再也不会无中生裆了。”

 

几乎每个正在推销侧拉链牛仔裤的商家,都会用类似的话术做宣传。

 

这的确是女装裤子一个很大的痛点:今年9月初,女明星李兰迪的牛仔裤就因“无中生裆”被全网吐槽。明媚大气的脸庞下是布料堆积的牛仔裤,清冷的气质救不了粗犷的服装,急得网友都在喊“美女快逃”。

 

到了10月,“为什么女装裤频频无中生裆”的词条又爬上热搜高位,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00后女生晓虹是一个牛仔裤爱好者,她早就习惯一年四季几条裤子换着穿,自从关注到裆部鼓包的讨论,才有了种后知后觉的尴尬。

 

“无中生裆”遭网友集体吐槽

 

原本看着正常的裤子,只要稍微侧身、弯腰或者蹲下,裆部就会分外明显,带来视觉“奇观”和心理尴尬。

 

遭殃的品类甚至不只是牛仔裤。网友曾吐槽“女装平等地祸害所有人”,不管穿的是西装裤还是休闲裤,爱美的消费者们都难逃一劫。

 

《欢乐颂》里的安迪,也成了受害者

 

但网友的态度相当分化:有人介意异样的眼光,感慨女装裤版型设计一言难尽;部分不介意的受众认为这是在贩卖焦虑,不美观不是不能穿。

 

买家们僵持不下时,积极消灭“中间鼓包”的女装商家也有自己的尴尬。

 

小西今年28岁,他做了两年的侧面拉链牛仔裤品牌,仍然在亏损状态。

 

2023年底,本就在做女装带货的他,在爆款视频的评论区里看到很多人都在吐槽牛仔裤三角区鼓包,发现了侧拉链裤子的市场需求:“有些鼓包是因为中间拉链突出,移到旁边相对会好些。”

 

店铺里的对比图

 

因为迟迟没等到商家来做,小西索性自己去广州做起了这块生意。

 

最开始有很多人劝说女装不适合小个体户,侧拉链裤子又相对小众,实际经营下来,他发现确实很难回本。

 

作为不占体量优势的个体户,小西没法跟工厂压低更多价格,生产成本较高。

 

他的小店在平台视频带货每天只能卖出几十件、退货率也高,还有资金实力更强、客单售价更低的商家在抢生意。

 

对小西来说,越来越卷的侧拉链女裤,未必是门好生意。即便大家都在吐槽“无中生裆”,真正下单时也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解决鼓包“不是一个刚需”。

 

在此背后,越来越多“能穿就行”的女孩们,正在和女装相爱相杀。

 

《欢乐颂》

 

为了避免“无中生裆”,晓虹曾特意在网上买了条侧面拉链牛仔裤,据说这样的款式更符合女性的身材设计。

 

但实际拿到手后,她发现这条裤子色差较大、腰围过宽,即便能够避免视觉不适,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告别了“中间尴尬”,裤子还是可能会不好看不好穿。

 

后来她选择了放弃挣扎,自行无视掉中间的鼓包,她觉得:“尴尬的应该是设计女装的那些人,而不是正常买衣服穿出去的消费者。”

  

02

女装,不比时尚比偷懒

 

为什么现在的女装裤子都逃不过“无中生裆”?

 

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服装设计的原点。

 

据南方周末报道,“无中生裆”的设计跟女裤在胯部区域故意增加面料余量,使裤裆深度明显大于人体实际需要有关系。

 

从某种角度来讲,宽松的裆部设计是故意为之:它能让裤子不那么紧身,隐藏身材不足,同时客观避开了以往的“尴尬三角区”。

 

《樱桃琥珀》

 

但当余量留得过多,面料就会在腰部中间胯部堆积,随之而来的“无中生裆”,又成了新的问题。

 

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女装裤又手动制造出了另一个麻烦。

 

一件正常的女装,需要好穿好用。但无论“尴尬三角区”还是“无中生裆”,指向的都是板型设计的偷懒和成衣落地的尴尬。

 

在本应更讲究时尚实用的领域,很多商家比的却是“哪个方案更省事”。

 

也就导致在解决旧问题的时候,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新问题。

 

就好比目前,女装裤鼓包有了侧拉链、腰带扣、软面料等解决方案,但侧拉链卡肉,裤子易掉等新问题又已经出现。

 

《最普通的恋爱》

 

事实上,不光是“屡教不改”的裤子,女装的“偷懒”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说“网上买的女装正在变得又贵又难穿”,揭开了市场最后的遮羞布。

 

三联生活周刊曾采访过一位资深女装制版师华师傅。

 

对方表示:电商直播兴起后,在“低价预售”与“小单快返”的模式驱动下,商家极限压缩研发成本与生产周期,女装从面料到工艺,再到质检,正在全方位地“偷工减料”。

 

“偷懒”的一个代表,就是经常被诟病的“尺码标准混乱”。

 

就拿夏天的短款T恤来讲,本以为穿上能秒变辣妹,结果因为尺码太小穿不上、领口太小卡脖子、衣长太短露肚脐,直接让人穿出一肚子火。

 

早在2023年,女明星张馨予就公开发博吐槽,体重过百就穿不上某品牌的大号衣服。

   

但直到现在,部分女装实际的XL码甚至还不如童装的M码。号称“甜酷风”的女装商家,衣服做小了还能改尺码,而畸形设计却直接导向了更苛刻的身材焦虑

 

而同样被反复谈及的口袋问题里,服装本身的刚需成了“看不见的痛点”。

 

2018年,英国数据报道网站《The Pudding》曾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指出女性牛仔裤的口袋平均比男性裤子的口袋短48%,窄6.5%。

 

平台页面截图

 

《维多利亚研究》相关论文则指出,女性口袋的位置凸显了一项默认规则,它规定谁的身体可以容纳公共流动的必需品(金钱、银行卡、商手帕、手表、钥匙等),谁不可以。在这里,女性口袋指向了性别分工和出行自由。

 

但在职场女性崛起的2025年,这些女装裤子还是没口袋、兜太浅。

 

在男装轻轻松松能装下充电宝的同时,女装裤的假口袋装个口红都费劲,不仅坐下硌得慌,一起身手机也同时“起飞”了。

 

打着“女性身体曲线美”口号不讲实际需求的商家,偷懒有多久,落后就有多久。

 

在消失的口袋之外,还有勒紧留印的裤腰、不允许有胸的吊带和超短的裙摆……

 

这些原本服务于女性的设计,就这样一次次在偷懒里背叛受众。

  

03

买卖双方的“双向辜负”

 

在女装市场,买家和卖家从未停止过斗争。

 

现在提到女装,多少人的反应都是“没救了”。线下店价格贵到买不起,线上店版型差到认不出,女装正精准踩中当代人的痛点。

  

前不久,大象新闻报道了一则“网购衣服货不对板”的消息,曝光了以次充好的带货套路:A版是展示好货,B版是廉价次货,有商家会穿A版带货,挂上橱窗实际销售的却是B版。

 

被质疑欺诈消费者,商家回应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没人处罚,总有人嫌麻烦不退货的。”

 

但在退货这件事上,买家们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随着“7天无理由退换”和退款机制完善,现在女装退货越来越容易了。

 

“买10件能退8件”,既是买家用钱投票表达对衣服的不满,也是让卖家大喊崩溃的痛点。

 

对准备下单的人来说,试穿成本降低的同时,试错机会更多了。不是所有人都想占便宜,但衣服丑和不好穿实在是原罪。

 

《脱口秀大会5》

 

除了货不对板和夸张宣传,尺码混乱、审美单一、设计雷同、工艺简化、面料劣质等问题也在不断蚕食着消费者对女装市场的信任。

 

和高退货率相对的,是女装价格的不降反升。现在平均数百块的外套裙子,长达25天的基本预售,几乎快要耗尽普通人的耐心。

 

受够了白幼瘦审美和纯欲甜酷战袍的人,逃得过泡泡袖和露脐装,也逃不过芭蕾风和拖地裤。

 

在“那就买更大码和其他衣服”的争论下,女装市场的供需错位慢慢被忽视,不少人直接转向大码童装和男装市场。

 

在消费者对“女装刺客”的吐槽声中,商家也有自己的苦要吃。

 

“女装生意不好做”是业内的共识,尤其在低价走量的直播领域。平台内卷伴随着同行倾轧,设计乏力贯穿着版型抄袭,流量爆款对应着营销依赖,潮流变化预示着库存风险,女装商家有自己的生存危机。

 

11月初,“衣服吊牌和A4纸一样大了”的词条冲上热搜。为了防止恶意退货和“蹭穿”薅羊毛,困在“7天无理由退款”里的女装商家推出了这一堪称荒诞的设计。

 

图源网络

 

巨大的吊牌,原本是针对利用平台规则捡漏的,这类人只穿不买,有时会穿着带吊牌的衣服追求出片,事后还能卡着时间顺利退货退款,实现“新衣服0元购”。

 

受不了退货成本、衣服脏污的卖家,再次成了市场信任链条断裂的一环。

 

据派代报道,今年有女装商家在整个五一假期的退款率都超过100%,单日退款率甚至能达到300%。

 

在一件件“二手衣服”里,既包含着买家的失望,也见证了卖家的抵抗。从消费者的不信任到商家的不信任,女装市场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越来越多人苦于货不对板和单一体验,成为试穿党时,女装卖家也在用预售模式和巨型吊牌,向退货退款的“白嫖党”宣战。

 

在当下的女装市场,买卖双方正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双向辜负”。

 

(应受访者要求,晓虹、小西为化名)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末|《频频“无中生裆”的女装裤,女明星也退退退》

2、网易上流|《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

3、三联生活周刊|《女装为什么变得又贵又难穿?》

4、派代|《退款率300%,商家崩溃了》

5、答案如下|《为什么女装裤子的口袋这么小》

来源:Vista看天下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