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孩子人生中重大的转折点,因为孩子从此第一次离开出生的小家,步入了“大家”,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孩子要在这里学会集体生活,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
很多宝爸宝妈因为自己本身对孩子离家感到忧虑,导致对上幼儿园这件事情是能不谈起就不谈起,尤其避免在孩子面前聊到有关幼儿园的话题,深怕孩子有一天要离开自己,独立去面对生活。
这种心态影响到了孩子,让孩子对“幼儿园”深感焦虑和陌生。
然后突然有一天,爸妈“被迫”把孩子带到一个从未了解的地方,交给完全陌生的“老师”,然后要转身离去。
试问一个幼儿在这种时候会怎么想?当然会认为这是父母不爱他,不要他的一种表现。
这就是孩子闹着要家长陪同,才肯上幼儿园的原因。
不做提前任何准备,突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恐惧,对孩子实际上造成了一种伤害。如果意识到这一点,重新给孩子做好准备,宝宝完全可以轻松愉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比如:告诉孩子,宝宝长大了,可以上幼儿园了,只有大孩子、优秀的宝宝才可以去幼儿园哦!
这样给孩子产生一种自豪感,荣誉感——原来去幼儿园,是因为宝宝长大了,变得更优秀了,而不是因为爸妈“工作,忙,没时间管宝宝”才把他“丢弃”在幼儿园的!
平时陪孩子多去几次幼儿园参观、玩耍,让孩子看看幼儿园其实是一个开心的地方,很多其他的小朋友在这里玩游戏、学本领。
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种向往之情,感觉自己如果不加入小朋友的集体,就要被他们超越、甩下了。
同时跟幼儿园的老师打好招呼,让老师跟孩子建立熟悉,让他了解来到幼儿园具体可以干什么,每个教室是干什么的,哪张桌子、哪张床、哪个柜子是属于孩子的,解除孩子的戒备心和陌生感。
孩子对于未知的环境、人、事物都是犹豫、恐慌的,让孩子多了解幼儿园,知道自己要在这里干什么,可以大大缓解孩子的恐惧心,减少对家长的依赖。
除了带孩子走入幼儿园,还可以请幼儿园老师到家里进行家访。这对拉近孩子和老师的举例有非常大的作用!
家访一方面让孩子与老师彼此熟悉,家长也可以更详细的将孩子的性格、喜好、身体状况等跟老师交流,孩子在自己的地盘与老师零距离交流,会大大感到心安,减少陌生感。

除了以上的准备,御猫老师的经验来看,家长朋友的心理准备尤为重要。因为孩子入园一直闹不停,其实跟家长的关系最大。
有部分家长朋友喜欢在孩子入园之前,用“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幼儿园”、“回头等老师收拾你!”这样的话语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导致有的孩子从小就对陌生的幼儿园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深怕被丢弃在幼儿园。
更有家长因为自己对孩子离开自己深感担忧,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饿了;会不会哭;会不会被欺负、被区别对待,尤其是孩子入园那一刻哭的凄惨,仿佛生离死别,家长们难过的表情其实是对孩子“闹”的一种鼓励,孩子认为爸妈不想我离开,所以他们会变本加厉越闹越厉害。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进入幼儿园,开开心心地学本领,健健康康地长大!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