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教博会闭幕!2027年,相约珠海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20 01:08
软件著作权服务中心-企业CBD - 服务中心

11月17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下称“教博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届教博会以“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累计吸引近10万人次现场参与,线上观看量突破300万,充分展现了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活力。

展会期间,共展出1386项教育创新成果,举办57场高端论坛和1000余场工作坊,覆盖人工智能、乡村教育、教师发展、课程改革、特殊教育等多个领域。

闭幕式上发布了21项“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包括《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的实践经验》《格物究理·求真创新:数理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悦己·怡人——孤独症学生情绪能力培养实践探索》《数字赋能·全域协同:边境民族地区贯通式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等。这些成果以本源问题、前瞻理念、系统方案、有效案例和可复制规则为评价标准,体现中国教育创新从点状突破迈向系统构建的新格局。

九位教博会参与者分享了心得感悟。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第一幼儿园副园长罕倩分享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研发的湿地生态课程。湖北秭归一中教师、首批入选北师大“启航计划”的毕业生魏伶俐表达了投身县域教育的决心。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主任管光海认为教博会不仅是展示平台,更是推动教育变革的“策源地”,为本地教育改革注入新动力。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与科研管理室主任陈昭君分享62项珠海优秀成果亮相教博会,集中呈现出珠海让优质教育惠及千家万户的实践答卷,并诚邀大家隔年再聚珠海共赴第八届教博会。

本届教博会在机制上持续创新,聚焦科学教育、人工智能赋能和创新人才培养三大战略议题,专门设置科学教育展区,推出“做飞机”航空科学课程等系统化项目。北师大研发的古汉语大模型“AI太炎3.0”现场发布,支持文言文释读等任务,吸引众多参观者体验。互动环节突破传统,C919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竞技区、故宫课程等营造“共创空间”,增强参与感与合作潜力。

教博会还构建了“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国际资源”六位一体协同生态,通过路演大赛推动成果转化,并打造“云上平台”实现资源持续共享。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与敦煌研究院签署美育浸润协议,促进文教融合。

教博会历经10年发展,从初期的数百项目拓展至近万项成果系统呈现,以应用为导向、公益为底色、创新为内核,搭建了优质教育成果输送桥梁。珠海作为永久举办地,将展会效应转化为区域发展动能,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范例。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雪梅,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田家炳基金会副总干事萧开廷、理事梁贯成等出席闭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红培主持闭幕式。

南方+记者 冉小平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