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穿越千年的审美共振,正在天鹅湖畔悄然上演!
近日,2025年度央视总台“科晚”《中国科技创新盛典》在合肥天鹅湖畔录制,巨型“能量芯片”舞台高燃亮相,点亮科技未来。仅一水之隔,安徽博物院“金耀九州——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文明印记”特展中,盐池县博物馆珍藏的“对鸟龙纹金方奇” 静默陈列。两片“芯片”,隔水相望,仿佛一场贯穿千年的文明对话。



何为“金方奇”

2006年,宁夏盐池县出土三件金板,其中一件刻有82字铭文,自铭为“方奇”,意为“地方所产珍奇之物”。展出的这件“对鸟龙纹金方奇”重达1166.8克,纹饰繁复精密,工艺精湛。
尤为有趣的是其外缘的三排整齐的乳钉纹边框,形态竟与现代芯片的引脚阵列高度相似——谁说古人不懂“电路美学”?这块穿越千年的“黄金芯片”,映照着古今智慧之间那道不可思议的光芒!


身世成谜,用途未解
它的身世众说纷纭: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遗物?还是十六国晚期南匈奴政权的瑰宝?
其用途亦无定论:有学者从圆形钉孔推测为车辇装饰,也有学者认为是北方草原民族的镂空金牌饰。
在合肥,看见文明的回响
走进金耀九州特展,你可亲睹这件“黄金芯片”的真容。
站在天鹅湖畔,一眼穿越千年:一侧是丝路文明交融的黄金见证,一侧是现代科技美学的极致表达。
古今在此共鸣,文明隔水相望。
供稿:裴亚
编辑:张梅
审核:刘华伟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