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董兆瑞)11月17日至18日,以“具身引智、应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决赛举办,来自国内外99支战队齐聚北京海淀,围绕19项核心任务展开终极对决,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的应用。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四处处长姜大宽介绍,本次大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科研团队、创新企业及行业专家,通过为期数月的激烈角逐与深度交流,展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前沿成果与应用潜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未来产业生态注入了强劲动能。

晾晒衣服、制作咖啡、分拣药品……本届大赛重点聚焦家庭服务、商用服务、工业制造、居家服务、安全处置等核心应用场景。大赛设置了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具身智能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三大核心赛道,下设十余个细分赛项,共计近二十项独立任务,全面检验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
其中,具身智能模型能力挑战赛聚焦“具身大脑”与“具身小脑”的核心能力突破。“具身大脑大模型能力挑战赛”是基于RoboBrain2.0模型进行微调优化与性能提升,围绕空间理解、感知理解、预测推理、任务规划等关键维度,考察参赛团队如何基于RoboBrain 2.0模型开展数据设计、模型微调与综合性能优化,旨在推动具身大脑模型的迭代升级,打造更高效、更精准、更聪明的具身“思考中枢”。

“具身小脑模型能力突破挑战赛”则是基于RoboBrain-X0模型,探索机器人在真实物理场景中的执行操作能力,选手需完成真机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与现场任务等环节,旨在推动模型从算法层面的可行性走向物理世界的可用性,构建灵活可靠、可跨平台部署的具身“行动中枢”。
具身智能场景应用赛聚焦智能体在物理环境中的感知、决策与行动能力整合,综合考察机器人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应用能力。赛事划分为“自主完成”与“遥操作完成”两大类,围绕工业、商用、居家、应急处置等重要发展方向设置多个细分赛项。赛题设置高度还原真实工作环境,各参赛团队在车身检测、物料分选、关节组装、咖啡制作、药品拣选、物品递送等任务中展现了精细化操作能力。

在决赛现场,一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一气呵成地完成叠衣服的操作。记者了解到,这种对人们来说再简单不过的劳动,对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来说却并不简单,它们需要克服软硬不一的衣物材质、柔性物体的特性,需要精准计算衣物的褶皱等等。“在设计场景应用赛时,我们更关注家庭场景。像具身智能机器人叠衣服这个赛项,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包括完成情况和叠衣服的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姜大宽说。
具身智能学术前沿与产业生态集中展示了多足机器人、轮足机器人、软体机器人等创新机构设计,以及视觉传感器、力控传感器、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的最新成果。参赛团队在产业生态组别中展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凸显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强大活力。
姜大宽介绍,目前,海淀区已经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近300家,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24家,开设具身智能及机器人相关专业的院校21所,依托智友研究院、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专业孵化器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市场应用的孵化生态,形成了以“大脑、小脑、本体”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条,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机器人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