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影视城、金丝小枣、调味品……
山东乐陵引客法宝不少
本报记者 苏 锐 文/图
一睁眼“穿越”回20世纪80年代的理发店、学校教室、新人婚房,是种怎样的感受?近一段时间,山东省乐陵拾光怀旧主题街区的人流量持续增加。该街区前身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善化桥棉厂,当地通过改造提升,创新融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当年棉花生产、机器运转等场景,并通过精心布置红砖墙、老灯牌、搪瓷杯、棉纺机等标志性元素,为游客构建起富有年代感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从区位优势上看,乐陵市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的南皮县、盐山县相邻。紧邻京津冀,是其发展旅游业的底气,但乐陵市吸引游客的法宝远不止于此。
影视产业带动旅游
“文旅+影视”正在成为乐陵市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今年4月,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乐陵影视城举办。活动现场,乐陵影视城作为电影《唐探1900》和电视剧《国色芳华》的拍摄地,创新推出“行进式沉浸观演”模式,游客在灯光秀、船秀表演、特技情景秀和歌舞表演中穿梭,与百名非玩家角色互动,仿佛置身于影视剧剧情之中。
“11月还将有4部短剧在乐陵影视城开拍。”乐陵影视城营销中心总监李旭告诉记者,“一场大会带活一座城”生动体现在乐陵影视城。借助举办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带来的知名度,乐陵影视城“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3.61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4.72万人次,比春节假期日均接待游客量增长120.6%。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尽管受到持续降雨影响,乐陵影视城依然接待游客20.17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量超3万,省外游客占比60.97%。
如今,乐陵市将影旅融合作为文旅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主引擎,持续推动影旅赋能,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过去两年间,乐陵影视产业蓬勃生长:新增影视相关注册企业178家,新增酒店民宿床位8400多张,吸引66家知名品牌首店落户。
同时,乐陵影视产业的兴盛为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当地群众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目前仅群演就已超3万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组来乐陵拍摄,上千名村民在道具制作、场景搭建等领域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地域资源串珠成链
“乐陵金丝小枣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商代。那时的小枣不是休闲水果,而是作为粮食来种植。”走进位于乐陵市的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刘晓慧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旅行团讲解。
这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充分展示了乐陵市的枣文化及枣产业的发展历程。刘晓慧介绍,博物馆即使在工作日也能接待上千名游客。如今,该馆已经与周边的乐陵影视城实现游览线路联动。
在几公里之外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泰山体育博物馆,集团品牌部部长宋坤正带领团队为纷至沓来的客商、游客介绍泰山体育的发展历史。泰山体育作为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成立于1978年,历经40余年创新发展,从一个家庭作坊发展为制定国际标准的知名品牌和全球赛事服务运营商,实现了“从炕头走向全球”的历史性飞跃。
宋坤介绍,依托企业文化与行业引领建立的泰山体育博物馆于2012年8月8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每年接待观众超50万人次。博物馆展区设有序厅、岁月长河厅、奥运文化厅、科技研发成就厅及荣誉厅,陈列着世界冠军使用过的各种体育器材,集中展现中国体育发展进程和辉煌成就。
提升“乐陵美物”知名度
杨安镇的调味品产业是乐陵特色优势产业,至今已有50年发展历史。近年来,乐陵市将调味品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活力和城市魅力。目前杨安镇味道小镇风景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杨安镇调味品小镇入选山东省“乡村好物仓”。依托食品调味品产业,乐陵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先后举办37届金丝小枣文化旅游节、14届中国(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产业博览会、10届全国调味品博览会,打造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节会品牌。
乐陵拾光怀旧主题街区运营总经理王彦东告诉记者,街区兼顾传统与现代需求,既有承载集体记忆的老式食品业态,也引入网红餐饮、创意零售等新兴业态,并穿插光影秀、舞台剧、黄河大集、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与体验需求。街区自今年7月20日开园以来,结合暑期、七夕、国庆、中秋等节点举办特色活动,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
乐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忠表示,下一步将借助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长尾效应,精准开拓研学、康养等专项客源市场,深化区域旅游合作,融入更大旅游圈。同时,聚焦“影视+枣文化”等核心IP,推动更多物产元素植入影视作品,培育特色物产电商品牌,提升“乐陵美物”知名度,将“乐陵美物”资源转化为持续的旅游吸引力和经济发展动能。

由当地工业遗产棉纺厂改造建成的乐陵拾光怀旧主题街区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