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炽烈,天空蔚蓝。当全球其他戏剧节都已落幕,位于西昌的大凉山戏剧节如期在立冬之日启幕了。不间断地举办了7年的“大凉山戏剧节”今年共有来自中国、西班牙、美国、格鲁吉亚、意大利、巴西、法国、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15部邀请剧目,及近百部入选剧目展演。剧团、戏剧爱好者、戏剧“特种兵”及众多游客会聚到西昌,共赴一年一度的“戏剧之约”。

濮存昕:大凉山戏剧节,这是个文旅项目
大凉山戏剧节始于2019年11月7日,由濮存昕、李亭、王晓鹰、黄定山、郝戎、廖昌永、吉狄马加、阿来、钱文忠等24位中外艺术家和文化学者共同发起。

作为第一发起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艺术家濮存昕接受了媒体专访。刚一落座,濮存昕“化身”西昌的文旅推荐官,其表示“大凉山的山水、食材都有阳光的味道。大凉山戏剧节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戏剧节,是一个文旅项目”。在他眼中,在哪里都可以办专业的戏剧节,但只有在西昌,戏剧仿佛是自然生长;在西昌,山水连在一起,戏剧有阳光的味道,是一种生活方式。
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戏剧节中“自然戏剧研学社”以“万物皆为角色,风景自有剧本”为核心理念,组织戏剧爱好者深入大凉山东西南北四条线路。在昭觉县悬崖村的峭壁下,参与者以山风为乐、云雾为幕,演出心中所想;在盐源县泸沽湖的波光中,感受母系氏族的似水柔情。这种“戏剧+自然+旅游+社区”的模式,不仅让艺术回归本真,更通过文旅融合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濮存昕在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来看,戏剧节单靠卖票是不挣钱的;但戏剧节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动当地的旅游,应该说,是凉山文旅集团整体运作才得以成功”。濮存昕建议游客一定要泛舟邛海,一定要到邛海的芦苇栈道上走一走,一定要好好吃饭,享受西昌的冬日暖阳。

除参与开幕式外,濮存昕还主持了“戏剧在场?还是在线?——非在场的线上戏剧,是挑战还是突破还是破坏?”国际戏剧对话的研讨会。作为“天府文旅大讲堂”(四川省文旅厅主办的高端文旅品牌讲座栏目)的重要内容,通过戏剧主题的“国际对话”活动,进一步探索地市州“演艺经济重塑文旅消费图景”的具体举措,启发着从业者通过流量变现驱动文旅产业升级的思考。据主办方介绍,通过举办国际戏剧对话、研讨会,大凉山戏剧节聚焦戏剧创作、表演、理论等议题,以主动的、自信的文化对话,提升了中国戏剧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与话语权,提升了大凉山戏剧节的全球影响力。
戏剧节是西昌连接世界,展现民族文化自信、乡村振兴新图景
11月8日晚,2025大凉山戏剧节“美在布拖·戏剧之夜”在西昌火把广场·火舞台精彩上演。布拖,被誉为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中国彝族银饰之乡、中国黑绵羊之乡,具有独特的口弦音乐、布拖高腔和朵洛荷歌舞。

这场源自大凉山,源自彝族文化,源自民族美学的演出,以戏剧之名,开启了一场布拖与世界关于土地深情、民族精神和美学魅力的深度对话,向世界展示凉山布拖的独特风采,呈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布拖的时代蝶变。
大凉山戏剧节的国际交流外延正在不断拓展。在“中俄戏剧交流及合作项目洽谈会”上,中俄跨越山海的文化牵手,为两国戏剧界搭建起更务实的对话平台,中俄双方将在剧目共创、人才互训、节展联动、市场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
其实,凉山文旅集团已有一定的“票房”: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的孵化与首演剧目——中外合作剧目《星回》作为特邀开幕剧目,亮相2024年11月举行的第25届突尼斯迦太基国际戏剧节开幕演出;2025年6月,作为特邀剧目亮相第七十八届荷兰艺术节。2025年9月24日,作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唯一特邀剧目,在杭州上演;2026年,《星回》将开启新一轮国际巡演。
戏剧节行进到第7个年头,国际合作模式实现从“节目引进”到“联合创造”的升级。凉山文旅集团与爱尔兰盼盼剧院联合出品、中爱艺术家共同创排《希腊喜剧》,实现了知识产权共创的跨越,并为2026年起国际商演奠定基础,标志着大凉山戏剧节国际化输出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凉山文旅集团成功举办“戏剧节”经验
凉山文旅集团是四川凉山州属国有独资文化企业。其拥有文化艺术、旅游服务、景区开发、体育康养、文旅要素五大主业板块,通过戏剧节整体运作可推动五大产业之间的联动和交融。
近年来,该文旅集团文化艺术、食材食品、酒店餐饮、景区运营、体育康养、文旅人资、文旅物资、文旅建设等八条专业产品线收入和利润稳步提升,“多腿支撑”的全产业链打造、自主品牌孵化、全产业链孵化,持续培育的新文旅创造力和体系竞争力初见成效。
2025年大凉山戏剧节以“回归戏剧初心、凝望生命本真”为核心理念,通过110部中外戏剧作品、超过300场演出的盛大艺术盛宴和多元文旅融合实践,展现凉山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南都记者了解到,与往年做法不同,今年戏剧节以“水空间”(月亮西),“火空间”(火把广场)和“木空间”(听涛谷)三大主要的展演阵地,如三个项目组一样,由三个项目团队牵头,自选适合自身条件的戏剧节目、承办相关活动,并负责搭建完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全业态配置,简单地说就是“各空间在六要素中各出奇招、自负盈亏”。
在凉山文旅集团的三个空间中,除了“火空间”火把广场,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自身没有酒店住宿配套之外,其他两大空间均已可形成文旅消费的“闭环”。值得推荐的是,今年戏剧节新增的“水空间”月亮西位于邛海西岸,是当地市民游客热衷的文旅地标,被游客昵称为“西昌济州岛”,集古戏台、音乐餐吧、啤酒屋、书香荟于一体,面朝邛海、背靠泸山。
整座西昌城堪称一座大凉山戏剧舞台,除了上述水、火、木三大主要空间之外,西昌还以东西南北中串联起昭觉县谷克德、三河村、火普村、悬崖村;盐源县柏林湖、泸沽湖、木里县香格里拉湖色拉尼布;会理市瀛洲园、会东县老君峰;冕宁县冶勒牧羊谷、北斗村等州内多个重要景区,开展“戏剧+自然+旅游”的沉浸式创作旅游体验。
为了让游客在戏剧节更有“参与感”,大凉山戏剧节准备了戏剧嘉年华系列活动,戏剧巡游、“火”秀、戏游记、打卡活动、月市寻趣、戏游月光、街头表演、民族风快闪等让市民游客沉浸感十足。其间,凉山文旅集团旗下阿斯牛牛品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邛海宾馆酒店群保障住宿需求,熊猫优途提供一站式旅行体验,形成“观剧、旅游、美食、文创”一体化消费场景。将戏剧艺术、互动体验与消费娱乐融为一体。
南都记者从凉山文旅集团了解到,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该集团2024年实现经营总收入15.96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491.21%,2025年1至7月实现经营总收入12.87亿元。

凉山用最大的热情和真诚拥抱戏剧艺术,成就了大凉山戏剧节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旅IP,通过戏剧节这一平台,成功实现了文化流量向旅游消费的有效转化。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由凉山文旅集团供图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