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陈雨菲到另一个陈雨菲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09 01:32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从一个陈雨菲到另一个陈雨菲

来源 人物

见到陈雨菲的那一天,她刚从巴黎回国不久,崴伤的脚踝还未痊愈,和世锦赛女单冠军擦肩的遗憾也是无法绕过的话题,但我们的谈话并不沉闷也无需闪躲。聊起羽毛球,陈雨菲直接地表达了很多次「开心」,笑起来的时候,整个人明媚极了。

过去这一年,对于陈雨菲来说,像是一个奇妙的「圆」。

2024年夏天,巴黎奥运会,她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出战,1/4决赛败给队友何冰娇遗憾出局,当时,她用「破烂不堪」来形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随后,她宣布暂停,退出羽毛球训练和比赛,前往墨尔本学习英语。在墨尔本的三个月,她和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人一起学英语、一个人Citywalk、去海边看风化的礁石,感受到了一种羽毛球之外的快乐。

2025年夏天,巴黎世锦赛,陈雨菲再次出现在同一个赛场上,半决赛严重崴脚后战胜了如日中天的安洗莹,决赛之前不到一天时间,吞下8颗止疼药,在决赛场上燃尽自己,但遗憾落败。

看起来,这是从巴黎的一次遗憾到另一次遗憾,但对于陈雨菲,这是人生中极为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她离开羽毛球又回来,看到了更宽广的世界,社交网络中,她会勇敢地剖白自己,无论是离开还是归来,失败还是胜利,陈雨菲展示出了一种运动员世界中罕见的、珍贵的自我表达;羽毛球赛场上,她对输赢也有了不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她重新找回了求胜的欲望和野心,也找回了属于羽毛球本身的快乐。

从2024到2025,从巴黎到巴黎,从一个陈雨菲到另一个陈雨菲,以下,是陈雨菲自己的讲述——

 

「我只允许自己难过了一下」

 

这次巴黎世锦赛女单半决赛之前,我跟安洗莹打了几场,都输了。但世锦赛开始前,我的心态和战术调整得其实很到位,打起来也比以往更坚决。但打到第二局的时候,我的右脚脚踝崴了,虽然当时落后了3分,但还是很有希望赢的。所以那一瞬间,我感觉天都塌了,因为崴下去那一刻,真的很疼,我也有点懵——在这个时机怎么会发生这样子的事?

 

医生上来建议我退赛,我不想。因为我觉着虽然有一些疼痛,还是可以一分一分去打、把比赛嗑下来的。重新上场后,我就专注在自己的战术和比赛目的上,打得更加清楚了。脚很疼,我也不敢跑,但也因为如此,我的节奏反而变好了,避免了乱跑,安洗莹的消耗也很大,我就可以一直保持我们之间的比分不被拉开,她的压力反而上来了。

 

最后我赢了,松了一口气。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庆祝,第二天还有决赛,我要马上回房间接受治疗,尽量不让情况进一步恶化。

 

决赛上场之前,我吃了八片止疼药,其实不是一次吃下去的。崴脚之后吃了两片、当天晚上两片,决赛当天早上两片,比赛前再两片,加起来一共八片。

 

连着吃八片止疼药,我回来之后胃疼了两天,但那个时候我只能通过这些手段缓解一下疼痛。只是,在场上,这八片药好像没起到什么效果,因为我的脚还是很痛。很直观地,脚一疼起来,真的没有办法忽略。我跟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关系、没关系,不要把它想得太严重、太痛苦。但疼痛会带来恐惧,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可能就撑不住了。这样我就没有办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能在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多救几个球、多撑几个回合。但跟了几个球之后,我就有点无能为力,最后输给了山口茜。

 

巴黎世锦赛女单半决赛,陈雨菲脚踝崴伤

那天晚上,在后场采访的时候我也哭了。比起委屈,更多的是不甘心和不服,我在脚那么疼的情况下坚持下来,却还是输掉了比赛,然后看到采访我的记者们眼神里都是可惜,我就控制不住了。但这就是竞技体育,一旦开始比赛,不确定性太多了,这些不确定,你必须接受,你只能接受。

 

回到住处,简单地治疗之后,我自己躺在床上,吃了个巴黎的中餐外卖,然后就在房间里自己翘着一个右脚坐在床上叠衣服、理行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房间很安静,更容易胡思乱想、替自己可惜。这种感受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其实不多见的,以前输球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技术没有充分发挥或者有失误,那没什么可委屈的。这一次受伤是意外,很无力。在赛前,我预想到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我想着可能有奇迹会发生,但最后没有奇迹。不过,我也只允许自己难过了一下。

 

从巴黎回来的第二天,我们就回到队里训练了。我的脚踝需要一些康复训练,我还得保持好其他部位的力量训练,再去磨一磨自己的技术,我希望自己能继续走下去、向前行进。我要尽快恢复,去参加后面的比赛和训练。就像后来我在微博上说,我会继续往上走,世锦赛年年有大不了就明年。

 

「做陈雨菲真难」

 

很多人是从东京奥运会后看见我、认识我的。

 

参加东京奥运会之前,我完全就是一个愣头青,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什么都不懂,就是按照日常训练去比赛,内心很纯粹,也没有很大压力。到东京之后还特别兴奋,一直到八强赛的时候,对手也是安洗莹,当时她19岁,我22岁,那场比赛我才感觉奥运终于来了。

 

我赢了安洗莹,一路打到决赛,还是很顺利的。决赛那一天,我的对手是戴资颖,奥运会之前,我对她总是输。决赛前,我就在看全英公开赛输给她的那场录像,看我有什么问题,看自己怎么输的,然后才有应对办法。后来那场决赛,打得很辛苦,最后一个球我们打了有40多拍,就是看谁能顶到最后,我胜出了。

 

拿奥运冠军的实感其实就在当下那一刻,心里一声「哇,我拿到冠军了」,然后一切就结束了,因为你还是要日复一日训练、比赛。

 

2020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陈雨菲获得金牌

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刚隔离完,我就去参加全运会了,我们的赛程特别紧凑,全运会紧接着苏迪曼杯、尤伯杯。其实那段时间,我整个人很疲惫,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调整自己,也没有时间去开心、去庆祝。

 

应该也是从这个节点开始的,我感受到身体的伤病和疼痛开始影响自己的竞技状态。一个是新冠,我连着感染了好多次,几乎每天都吃不下睡不着,没力气、精神很沉重。还有,身上一些陈旧性伤病没办法根治,但每天还是要训练,这是恶性循环,开始频繁疲劳性受伤。

 

最严重的时候,我的腰每天都疼,跟腱也疼,因为这些状况,我整个人压力非常大,在场上,我每跑一步脚都疼。那是一种你完全无法忽略的疼痛,蹬出去一下都受不了,想撑下来、想忘记都不可能。这种疼痛会一直伴随、折磨着你,让你无法很好地相信自己——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时候,在赛场上是最致命的。

 

更重要的是,那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对比赛、对输赢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东京奥运会之后,我参加比赛可能是为了积分、为了排名,也为了责任,但我几乎没有一场比赛是因为渴望和快乐去完成的。每次进了决赛就输球;下一站再打进决赛再输球。我没办法调动出特别好的状态,在场上不坚定,对赢就会有迟疑。

 

自己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再去努力的目标——奥运会结束了,那之后呢?一下子就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去突破。

 

2022年一整年,从3月8日参加德国公开赛起,我一共参加了15站比赛,进决赛9次,拿了一冠八亚。到了2023年,情况依旧没有好转。杭州亚运会前后,我的状态几乎是最差的。当时打完团体赛,我已经消耗很多了,再到单项赛,我上场的时候腿都是抖的、手也发软,在场上腿都迈不动,那场比赛应该是我职业生涯最紧张的时候,以前参加奥运会都没这么紧张。

 

我感觉自己「心态崩了」。我当时在一篇博文里写:身体上的疲惫,精神上的疲惫,好像一直紧绷着的弦,突然就断得稀巴烂。这几年,我没什么进步,都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有些时候还在退步,所以从东京到巴黎的三年备赛周期,我都是在非常焦虑的状况下度过的。

 

杭州亚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陈雨菲不敌安洗莹

旧的悲伤和新的回忆

 

带着这种犹疑、焦虑,我来到了巴黎,来到了自己的第二次奥运会。那时,我不再像东京奥运会那样只想着去冲击对手,我的想法变多了,我觉得自己完全不享受比赛,而是会去想输了怎么办,拿不到冠军怎么办,担心的东西多了。

 

1/4决赛,我的对手是队友何冰娇。那场比赛,一上场,我的感觉就不对、不好。打的时候特别保守、特别胆小,缺少勇气,那口气顶不上去,该防的防不住,最后输给了她。

 

那场比赛,完全可以说是我从东京到巴黎那三年里面打得最差的一场球。比赛结束之后我对自己不满,对自己失望透了。那场比赛我后来一次都没有回看过。回想巴黎奥运会,脑子里想到的画面全是自己很落寞的样子。我一直在为巴黎奥运会做准备、做努力,付出了很多,没想到一下子就结束了,自己真的很难接受那个结果。

 

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单1/4决赛,陈雨菲不敌何冰娇

当时很多人安慰我,有朋友会跟我聊天、开导我。回到房间里,一个人去面对,我也会给自己找点事做,让自己充分忙碌起来,暂时忘掉那种落寞,但实际上还是非常难过,没法那么快释怀。

 

巴黎奥运会打完之后,我就不想打了,想赶紧结束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自己太难接受那个落寞的感受,不想再看到关于羽毛球的东西,这可能是我最低落的时候,厌恶到看都不想看,别说打了。就想要赶紧抽离一阵,我决定出国休息一段时间,家人、教练、朋友听到这个消息,都没什么反应,我爸妈随我,想干嘛干嘛。教练们也没办法了,就是支持。

 

为什么选择去澳大利亚?一个原因是时差比较少,就两个小时,跟国内的人有一些工作对接会方便一些。另一个原因是,墨尔本是比较多元化的城市,华人也比较多,去到那边发现好多中餐啊,市中心全部都是各式各样的奶茶店、火锅店、炸鸡店。

 

在墨尔本,我念了一间语言学校,班上有6个同学,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这里工作的,跟我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上课的生活很规律,下午3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9点半。

 

我告诉自己,来了就是要先把英语学好,但我是那种没什么语言天赋的人,连家乡话都不会说,所以真的很辛苦。一开始我背单词,怎么都记不下来,气死我了,都给我气哭了!我想,怎么这么简单的单词都背不下来呢?我就崩溃啊,现在想想真的是很搞笑,能被英语单词给气哭。

 

我是个很i的人,不太会跟陌生人主动交流,但大家一起学习、互动来互动去的过程,还挺有意思。跟同学们交流的时候虽然语法都是错的,但是听多了、说多了,慢慢地就建立了一个很不错的语言氛围。

 

生活方面,我适应得很快,毕竟从小就出去打比赛,这个城市待一下,那个国家待一下,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生活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很舒服的阶段。

 

那边的生活节奏很慢、很舒服,羽毛球和赛场上的事情,我完全不愿意去想,就让自己尽可能享受当下的时光,放轻松。平时就是上课,偶尔去练练力量,到了周末就去墨尔本周边的景点逛一逛。

 

如果让我用几个词来形容在墨尔本的那一段时间,会是轻松、自由、快乐。

 

我7岁就进体校了,我小时候很顽皮,是完全坐不住的那种小孩,杭州体校来桐庐招人,我爸就带我去试了一下,没想到我就被选上了,那时候我刚上一年级。

 

从小在体校的生活,我觉得很好玩,每天都训练,练完还有一群小伙伴跟你一起玩,但一直都是在训练、比赛、听教练的话中度过的。后来,进了省队、国家队,有了比赛的压力。所以,在墨尔本感受到的这种轻松、自由,是我在过去的生活里很少体验的。一开始还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要不就一直这样下去了,哈哈哈,不打球也挺好的。那时候,我的主管教练还会经常给我发微信问我什么时候回去。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抗拒,因为我不想回去。之后要报名比赛了,他就会问我想好了没,世锦赛还打不打,我都说不打。

但是时间长了,我又觉得一直这么轻松快乐也不是个事儿。轻松快乐的生活状态自然是好的,但是我也会想念打羽毛球那种快乐。在墨尔本,快乐、开心都是差不多的,那是生活的乐趣。但羽毛球可以给你带来更大、更满足的快乐。当然,羽毛球也可以给你带来很大的悲伤——是的,就连悲伤也是羽毛球带来的迷人之处。这些感受都更丰富、更立体。

 

我发现自己还是很热爱羽毛球。休息了这段时间,我的身体、伤病也有所控制,身体得到了缓冲,我想通了很多事,也找回了对羽毛球的需要感,我不能因为输了那一场比赛,就真的退役了,我不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以这个样子作为结束。我不能继续沉浸在难过和悲伤中,它过去了,我要告诉自己不要老是停留在旧的、不好的回忆里, 我要努力把它们覆盖掉,去制造新的回忆。

 

回到巴黎

 

2024年11月中,正是墨尔本春夏之交的时候,我计划回国。回国之前,我特意去跳了伞,像是一个告别或者重新出发的仪式。我以前是连过山车都不敢坐的,但还是想体验一下,那是我人生中最矛盾的8分钟,跳出机舱的时候我脸色苍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飞完之后,到了地面,我又想呕吐又觉得兴奋。这是我第一次跳伞,也是唯一一次,我想,跳伞都尝试了,就没有什么事情不敢了。

 

有很多人提到我在澳洲的经历,会觉得我非常有勇气,敢于在自己职业生涯巅峰的时候远离赛场,这段经历现在看起来很勇敢,是因为我又回来打球了,让那段时间看起来像是暂停、像是放空。但我当时想的并不是暂停,而是终止,更像是逃避,不想面对输球、羽毛球,不想面对自己。

 

陈雨菲在澳洲尝试了跳伞受访者供图

回国后,我进入了浙江队,一切都从零开始。

 

刚开始训练会有点陌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打成什么样。那时候,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去找状态,心里有很强烈的不确定感,我想看看自己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竞技状态。在浙江队待了差不多两个月,过完年我才回到国家队。

 

重回国家队的那一天受访者供图

回到队里,我发现自己的速度和对抗能力完全跟不上队友们,以前能接到的很多球,现在只能看着球落地,对球失去了基本的掌控。在场上,自己会失误,一直被暴打,一拍球都打不准,感觉完全不是我在打球了,而是球在打我。说实话,那个时候我自己的心理落差是比较大的。但我想,既然决定回来,我的目标就是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我能做的就是慢慢积累自己、恢复自己,努力打好每一个球。

 

今年4月的亚洲锦标赛,我当时的目标就是前四,想看看自己究竟能打成什么样子。其实,我当时的身体和以前最好的状态还是相差很多,一开始我也是被打得很惨,但是我还是很拼,我没有要放弃,只是尽力去得分,一点一点扭转局面,最后我赢了下来,整个过程我觉得非常好玩。

之前我参加过6次亚锦赛,但这是我第一个亚锦赛女单冠军。那场比赛结束,我其实是战胜了自己,重新抓住了想要赢的劲头,我又感受到了打球的纯粹。

 

2025羽毛球亚锦赛女单决赛,陈雨菲夺冠

另一场非常重要的世界级大赛就是今年的世锦赛。好巧,这次世锦赛也在巴黎,体育馆也和奥运会是同一个。再回到巴黎,其实还是会有一些痛苦的回忆会浮现在我脑海里,会想到去年奥运会的一些画面。

 

但我也没有想太多,没有想结果会怎么样,我想的就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去年自己在这里没有做到最好,我希望今年能做得好一点,起码要战胜去年的自己、多争取一下冠军。

 

巴黎奥运会还有之后的这一年,我的输球、我去澳洲这段经历、以及再回来打球,这一年经历的一切,改变了我非常多。对于输赢的意义,我也有了新的感知。

 

以前刚进国家队的时候,我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省队的一位选手,就被退回省队,跟她互换了。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输球意味着什么——很直观,输球就会被退回省队。那时候,我单纯地觉得,只要能赢一场球我就会变得很厉害。但慢慢地我知道,赢不只是在证明你有多厉害,而是为了提高自己,赢球会让我变得更自信。

现在,对我来说,输和赢只是结果。有时候赢球不意味着你做得有多好。同理,输球也不是说你真的输了。这些都只是一个结果,我应该更看重整个比赛过程。就像这次巴黎世锦赛,从比赛结果上看,我确实是输了,但整个过程我都做得很好——我足够坚强,我对赢球的欲望足够强烈,我的技战术也发挥出来了,这些比那一个简单的结果更重要。

那些对手,那些朋友

 

今年还有一场比赛对我很重要,5月的时候,在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1/4决赛里,我击败了安洗莹。当时,大家都说今年的安洗莹不可战胜,她已经27连胜。但我觉得我做好自己,在能力恢复好的情况下是可以和她抗衡的。

 

战胜安洗莹,确实让我变得更有信心,但赢了之后我也会提醒自己,这不代表我已经回到了原来最好的竞技水平和状态。赢只是结果,那你为什么能赢、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这些还是需要自己好好总结。

 

我是很珍惜安洗莹这个对手的。这些年,我们交手了很多很多次。第一次应该是在2018年,当时她还没成年,大家说她是韩国的天才少女,在赛场上经常有一些很亮眼的表现。但那一次,我好轻松就赢了。那次是比较轻松,没想到后面就越来越难了(笑)。

 

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尤伯杯的女单比赛。那场比赛我也崴脚、打了绷带,我们相持了很久,打了一个半小时,我们都很辛苦,打到结束的时候,我们都累到躺在了地上。

 

大家总说我们之间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这几年,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安洗莹一直在学习进步,现在她在已经非常巅峰的情况下,还是不断的想要去进步,每次与她交手确实都能感到她有新的突破和进步,这是非常可贵的。尽管她拿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她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去创造历史,获得更多的奥运冠军或者世锦赛冠军。这种赢球的野心也是我特别欣赏她的特质。

 

这也是对手的意义。我们会从对手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也看到更多自己的不足。其实,职业生涯越走你会越发现,羽毛球这项运动就是你来我往、此消彼长的,你强了,对手就会稍显得弱一点,对手强了,你就弱了。而因为有了这些特别好的对手,可能才有现在的我,赛场上始终是我和对手两个人在打,不论结局如何,我们都在互相成就,让彼此变得更优秀。我就把她们当做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促使我在平时的训练中更严格地要求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再跟她们交手。

 

在安洗莹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目标是戴资颖。作为对手来看,戴资颖的球商高、能力强、技术是完美的,可以说她的打法自成一派,独一无二,知道在关键分时如何处理。那段时间,她是我训练的一个动力。一开始,我总是很难赢她,后来才慢慢能突破一次两次,直到东京奥运会,我们在决赛相遇,我们都拼尽了全力,最后我战胜了她。

 

去年巴黎奥运会后,我很久都没有登录过社交媒体。第一次打开是在几个月后的墨尔本,我很意外地发现有一条长信息,是戴资颖发给我的。她说她无法想象我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期望,希望我能卸下重担,一切都好。她也说不管我未来的决定是什么,是否会回到赛场都祝福我快乐,健康。我没想过,曾经我最大的对手,最难缠的对手会给我发来这样信息,我也真的开始明白她对我的意义。如果说,有一个人成就了我,让我变成今天的陈雨菲,那一定是戴资颖。

宣布回归赛场之后,安洗莹也给我发了信息。她会问我巴黎怎么了,怎么会输了。我就跟她说我累啊,心累。她很开心我能回到赛场,我感觉她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想我回去打爆我哈哈。但除去输赢,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一起打羽毛球,难道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吗?

我现在跟安洗莹打完比赛也会彼此互动,会互相关心、问候一下。这次世锦赛结束的时候,山口茜在网前也询问了我的伤情。作为运动员,输赢固然重要,但在场上,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受伤——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手。

 

我们都知道,彼此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一定也克服了很多伤痛。所以,对手受伤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替对方感到可惜。我们是竞争关系,但还是希望对方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子我们才能互相进步,在互相竞争中相互学习。而且,因为对手受伤而赢得比赛,这跟真的打赢是不一样的。

 

羽毛球比赛太多了,我们几乎每个星期、每个月都见面,我就是真心祝福我的对手们可以变得更好,这项运动也能变得更好。我有时候想,如果有一天退役,再见到这些运动员,自己应该是会很感慨的,因为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输赢,一起承受了羽毛球带给我们的快乐、纠结、挣扎和痛苦,最后我们一起进步了。

听到你说安洗莹也曾把我当成高墙一样不可穿越的对手,我挺惊讶的,我也很感谢她的肯定。现在,对我来说,她也是很强大的对手,她身上最值得我去学习的,就是她的野心。安洗莹是一个野心很大的球员,也是求胜欲望非常强烈的球员。我自己感受特别深,在一场比赛里,如果你有了这种野心,打起球来就会非常坚定——在场上我就是要赢你,我就是要做到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切,我就是不服输。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要强的人,过去,教练总说我野心不够、霸气不够,我经常是「什么都可以」的状态,我不一定要争取做到最好,因为我觉得差不多也挺好(笑)。以前我总觉得大满贯不重要,我拿到奥运冠军就已经是非常好的结果了。我可能还会找一些理由去说服自己,说我没关系,我什么样都可以。但这一年,我会觉得自己想要的更多了、野心更足了,而且我开始能够正视自己的野心。我曾经也有这样的心思 ,但可能会不好意思说出来,就觉得你表达了自己想获胜、想变强的欲望,会不会有一点太夸张,会让别人觉得我太狂。现在我就不会这么想,我就应该去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我觉得我的对手们,那些优秀的女孩也激发了我内心的某部分野心,我开始体会到竞技和挑战的乐趣,

我就是要大满贯,我就是想要去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我最大的对手就是我自己,我最大的敌人也是我自己,能战胜我的,也只有我自己。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