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练琴,10岁拿奖,天才小提琴家李映衡:我与小提琴有非常深刻的联系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08 22:06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11月7日晚,年仅18岁的小提琴家李映衡,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主题为“悲与希望”的音乐会。当晚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这也是李映衡与成都交响乐团的首次携手。演出结束后,李映衡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为成都观众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是我在国内拉的第一个大的协奏曲,我觉得非常兴奋。”谈及与成都交响乐团的合作,李映衡称赞乐团在细节上的把控与指挥林木森的热情投入,“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极大热情。”

李映衡2007年出生于墨尔本,五岁开始学习小提琴。2020年,他成为迪卡唱片公司史上最年轻签约艺术家,并于次年发行首张专辑。《BBC音乐杂志》评价他的演奏“为维瓦尔第的快板乐章带来了扣人心弦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并为如咏叹调般的慢版乐章带来了细腻如丝的乐声”。


李映衡与指挥林木森握手

近年来,他与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勃兰登堡乐团等合作演出,并在加拿大、以色列等地举办独奏音乐会。据介绍,他目前使用的是一把1737年的瓜奈里小提琴“尤瑟波夫-霍夫曼”,由欧洲一位慈善家借出,琴弓则出自大师弗朗索瓦·佩卡特之手。

这位年轻的音乐家,上个月才刚刚过了18岁生日。当晚上半场,李映衡为观众演奏了20世纪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埃里希·沃尔夫冈·科恩戈尔德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是科恩戈尔德移居美国后以电影配乐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会作品。当初,科恩戈尔德始终对“音乐会作曲家”的底色念念不忘,小提琴协奏曲正是他在晚年以自己的四部电影配乐为基础再度创作而成。


有意思的是,科恩戈尔德同样也是一位天才音乐家,11岁能凭记忆弹奏理查·施特劳斯歌剧《埃莱克特拉》全剧音乐,其创作涵盖歌剧、电影配乐及严肃音乐,代表作包括歌剧《死亡之城》、电影《风流世家》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科恩戈尔德在二战期前便开始创作协作曲,在战争期间也一直保持创作。因此他的作品节奏本身也深受战争的影响。”李映衡告诉记者,无论是对科恩戈尔德本人,还是对他在战争时期创作的音乐而言,他都认为这首作品震撼人心。

在成都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李映衡提到这给他带来了新的感受:“其实我觉得每一场演出最好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你需要找出每一个表演的力度,找到你每一场演出的能量。”

5岁开始学琴,10岁拿到大奖

2018年,年仅10岁的李映衡在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少年组上夺得冠军,成为该赛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由此引来国际乐坛的瞩目,他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也迅速攀升。

回忆那场比赛,他笑称自己“当时年少无知”:“当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能为独一无二的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演奏。我知道他会是比赛的评委之一,但我后来才知道,他其实只会在决赛出现。”

李映衡说,参加这样一场声名显赫的比赛,每个人都会感到紧张。为了那一刻登台,李映衡拼尽全力,“我决定一定要进入决赛。我非常兴奋,当我真的进入决赛时,我激动不已。当时,我非常期待参加这个比赛。”


“我四岁的时候先开始弹钢琴,五岁时便开始学小提琴了。我非常喜欢小提琴,被它的音色所吸引。”李映衡表示,当他一开始练习小提琴时,便感觉到与它有一种很深的联系,“我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我的第一位小提琴老师便对我的琴技印象深刻。后来我就赢得了一些当地的比赛。之后,我便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小提琴。”

如今,他每天保持高强度练习,有演出时练四五个小时,无演出则可达七八个小时。“我小时候会练得更多一点。”李映衡还带着少年气的脸上露出笑容,“当时每天要练八个小时。”

埋头苦干,并享受你所做的一切

舞台之外,李映衡喜欢阅读、游泳、羽毛球和骑车。“至于电子游戏,我其实已经不太玩了。”李映衡说,自己小时候经常玩一款叫《饥饿小鸟》的游戏,“那是一个很酷的游戏,可惜的是它好像已经从应用商店下架了。”

如今,李映衡在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师从罗宾·威尔逊(Dr.Robin Wilson)博士,并在伦敦接受大卫·竹野(David Takeno)的指导。谈及日常生活,李映衡表示,耶胡迪·梅纽因学校的一切都很适合年轻的小提琴手,以及其他年纪稍小的音乐家,“我觉得我在学校里的生活平衡得很好,既有学业,也有音乐。”


成都一直致力于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在这位年轻的音乐家看来,音乐要走向国际化,需要让演出风格更加具有个人特色。“我12岁时,便和中国爱乐乐团合作过,那算是我和中国乐团合作的首秀吧,他们也非常棒。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要在国际音乐界上脱颖而出,你的演出风格必须真正地独树一帜。”

当晚,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家长带着学琴的孩子前来专程聆听李映衡的演奏。谈到对年轻学琴者的建议,李映衡表示:“在年轻的时候,就保持音乐灵感;在保持灵感的前提下,努力练习技巧和音阶。”

他拿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举例,马克西姆小时候并不想练琴,他的老师便逼他练琴。他的母亲看他不愿意练琴,也在一旁哭泣。而马克西姆小时候坚持练琴的原因,便是为了让母亲不再流泪。“其实马克西姆也是非常享受拉琴的,但一开始还是需要逼迫一下。


李映衡表示,像马克西姆这样的人,从年轻时做到现在的成绩,整个过程漫长而艰辛,这绝非易事。“这肯定不容易。所以我认为坚持不懈非常重要,你必须坚持下去。”

若说马克西姆拉琴的初衷是为了母亲,那李映衡则是为了什么呢?这位被音乐届视作天才的小提琴手闻言,笑了笑:“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一位特别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我只想在小提琴的这条道路上持续走下去。”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 曾琦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