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固阳黄芪“论克卖”新农人高健峰,把“土疙瘩”做成大产业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08 04:21
资质办理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高健峰和他打造的黄芪产品。

北纬41度,固阳,被中国中药协会颁发“中国固阳·正北黄芪之乡”荣誉称号,全域黄芪被农业部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这片昼夜温差“拉满”的黄金地带,一位新农人将黄芪“玩儿”出了新花样,更带着乡亲们一起“起飞”,让“正北芪”的香气从田野飘向全国!他就是高健峰,这位新农人“领头雁”,正用一场精彩的产业实验告诉你:乡村振兴,还能这么玩!

从“品质执念”到“价值觉醒”

“咱固阳的黄芪,根条粗、药性足,可不能只当普通药材卖!”站在千亩黄芪基地里,这位龙驹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话语间透露出新农人骨子里流淌着的特有的“品质执念”。

早些年,固阳黄芪虽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名头,却因深加工不足、品牌度不高,多是质优价廉。2018年,高健峰接手龙驹,第一件事就是扎进黄芪种植基地,坚持“慢工出细活”,带着团队翻山越岭选地块,以仿野生有机种植坚守品质。

光有品质不够,更需要“价值觉醒”。高健峰敏锐地抓住药食同源试点机遇,投入上千万元研发经费,联合高校建立科技小院,硬是把黄芪“玩”出了新花样:从安神助眠的黄芪香,到驱蚊祈福的黄芪香囊,再到时尚养生的黄芪奶酒、黄芪超细粉……百余款创新产品让这根“土药材”完成了从“论吨卖”到“论克卖”的价值跃升。

从“产业破冰”到“共富样本”

高健峰最让人钦佩的,是他总能精准把握产业发展的脉搏。2023年,他打出“研学+电商”组合拳,在千亩产业园打造沉浸式研学基地。城里人来这里辨识黄芪、参观智能生产线、亲手制作香囊,一年吸引上万名学员。这不仅让中药文化“活”了起来,更悄然打通了产销壁垒。

“以前卖原料就像卖小麦,现在我们要把小麦做成精品蛋糕!”高健峰用最朴素的比喻道出产业升级的真谛。他推动的“村企共建”模式,让农户深度参与产业链条——从种植到加工,从采摘到包装,每个环节都成为增收的契机。仅2023年,就带动周边千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每月为村集体反哺七八万元分红。

如今,“龙驹”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固阳黄芪走进同仁堂、扬子江药业等知名企业,线上线下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高健峰的眼光看得更远:“我们要让固阳黄芪成为拿得出手的‘包头礼物’,让这抹药香飘向全国,飘向世界!”

从深山田野到世界舞台,高健峰诠释了一个新农人的担当。他不仅让一根黄芪完成了价值蜕变,更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这样的“领头雁”故事,正在续写更精彩的篇章。这不仅仅是一个新农人的奋斗史,更是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高健峰自述:

六载春秋耕耘,不以数字论成败,但以生态论英雄。我们以品质守住根脉,用创新开启未来;让传统药材焕发新生,使乡村振兴落地生根。立足北纬41度黄金产区,我们打造的不仅是产品矩阵,更是可持续发展范式。品质是生命线,创新是源动力,共富是落脚点。领头雁不仅要做好产业发展的“领航员”,更要成为乡村振兴的“筑梦人”,让包头的好产品香飘世界!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策划:张群群、张建芳、周璐;记者:李硕、李佳兴;编辑:贾燕)

【来源:包头新闻网】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