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水均益首谈离婚,承认重男轻女愧对女儿,感叹女儿嫁得有点差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07 20:03
注册公司服务中心 - 财务

61岁水均益首谈离婚,承认重男轻女愧对女儿,感叹女儿嫁得有点差

来源 李瓜田 

她带着孩子南下生活,他却独自一人在北京过日子。

曾经在战火前线挥汗如雨的硬汉记者,如今面对女儿即将离开,竟抬头叹息,眼里闪过一丝难掩的落寞。

水亦诗走的这一步,不仅是搬家,更像是跟过去彻底告别。

而水均益,似乎才终于意识到,女儿的心,早就在某个时刻慢慢疏远了他。

一、女儿搬离北京,他眼底满是不舍

十月末,水亦诗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自己准备带着出生才两个多月的女儿,正式搬到丈夫邹阳的老家福建泉州生活。

消息一出,不少人都感受到她的坚定和果断。

她亲自收拾行李、打包宝宝用品,连婴儿椅、辅食碗都准备得妥妥当当。这不是短住,而是打算在泉州长期落脚。

其实在此之前,水亦诗和丈夫是两地分居的状态,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福建,大家轮流来往。

但自从孩子出生后,这种折腾变得不现实了。她决定不再折腾,而是直接带着女儿扎根南方。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也许是理智的,但对62岁的父亲水均益来说,却是一种心头的隐痛。

女儿走之前,还特意去家中探望了他一趟。还带了自己亲手蒸的包子,给爸爸送去。

可当水亦诗告诉父亲自己要搬家这事时,水均益的反应却让人心酸。

他一边嘴硬说“生日没人陪过也没关系”,一边又忍不住叹气,看得出内心很难受。

平时父女俩虽然不住一起,但至少都在北京,一年还能见几次。

现在女儿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还带着刚出生的小外孙女,他心里当然五味杂陈。

二、水亦诗婚后生活安稳,父亲却不太满意

水亦诗嫁的对象叫邹阳,是个福建籍的篮球运动员,身材高大,为人踏实,比她小了整整7岁。

这个年纪差,最初让很多人都质疑,包括水均益本人。

别看他表面上说得轻描淡写,连女婿一面都没见就答应女儿结婚,但实际上,心里是有想法的。

对他来说,女儿是清华高材生、央视主持人,曾主持过奥运会、冬奥会等重大赛事,事业有成、能力出众。

她嫁人,在他眼里至少也该找个门当户对的才合适。

可水亦诗却偏偏选择了一个体育圈的“后生小伙”,还主动搬去泉州。对于水均益来说,这多少有点“委屈了女儿”的意思。

他甚至在对话中暗示女儿:“无论嫁了谁,女孩子都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能全靠男人。”

他担心女儿在婚姻中会处于弱势地位,也担心她一旦婚姻出问题,连退路都没有。

但水亦诗却像是没听进去,还笑着回了一句“我有退路啊”,她的这句回答里,似乎隐藏着很多话未说出口。

因为她心里很清楚,如果真有事,靠得住的一定是陪她长大的妈妈,而不是那个连自己结婚对象都不想了解的父亲。

三、十八年父女疏远,一句“对不起”太迟

回顾这对父女的关系,其实早在水亦诗14岁那年就有了裂痕。

那一年,水均益和第一任妻子王君正式离婚。

离婚的原因虽然他说是“夫妻感情出现裂痕”,但对水亦诗而言,就是家庭破裂的开始。

她被判给母亲抚养,从那之后,她心里的天平就彻底倒向了妈妈那一边。

她在青春期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父亲忙于事业、奔波战地、走访世界,而家中剩下的寂静和情绪,都由她和母亲承担。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水亦诗甚至连饭桌上都懒得跟父亲讲话,用沉默表达不满。

直到水均益回国,这段父女关系才有了稍微的缓和。他们第一次坐下来,聊起当年的往事。

水均益终于承认,自己在知道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时,确实有过那么一瞬的失落。

虽然他嘴上说那只是“惯性思维”,但那一刻,水亦诗的眼神还是暗了一下。

因为她从小就感觉得出来,父亲更希望是个儿子。

那个重男轻女的观念,像一根刺扎在女儿心里这么多年,直到他亲口说出来,才慢慢拔了出来。

可就算如此,遗憾还是存在的。她小时候那种渴望爸爸陪伴的眼神,从来没等来回馈。

四、从“央视名嘴”到网络争议人物,父亲形象早已变了

水均益曾是央视当之无愧的台柱子,主持过《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也做过战地记者,在硝烟中采访国际大人物,是新闻圈的“活字典”。

可近年来,他的名声却屡次陷入风波。

从“移民传言”“被央视除名”,再到“抛弃瘫痪妻子”的说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乎把他打成了舆论眼中的“负面典型”。

更可惜的是,这些年他低调隐忍,不愿回应,结果反而成了“坐实”的证据。

直到2025年,62岁的他才一一自证清白。在直播中拿出身份证、护照,对着镜头说自己从没移民,也没背弃家庭。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甚至在额头贴上“我是中国人”的字条,只为告诉大家,他仍然深爱这个国家。

可他这一身正气,终究没换回女儿的完全信任。

那些年对大女儿的忽视,已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亲情的纽带。

他可以在国外陪着小儿女读书,却没空看一眼大女儿的婚礼;可以在直播中拼命辟谣,却没空提前去看看外孙女。

五、女儿选择不同人生,他却感叹“下嫁可惜”

现在的水亦诗,不再依赖父亲,不再走父亲铺好的那条路。

她从央视离职,转向更自由的媒体表达方式;她选择年纪小她的邹阳,不是门当户对,而是心灵契合。

在她心里,婚姻的幸福不靠对方的家世,而靠日常的陪伴与踏实的爱。

可在水均益看来,这一切多少还是让他感到“有点遗憾”。

他曾精心规划大女儿的未来,希望她走得光鲜耀眼,如今却看着她抱着婴儿南下泉州,和篮球运动员一起过起平凡的日子。

他嘴上不说,心里却还是感慨万千。他承认女儿很优秀,也对她说了祝福的话,可他的那种“高处俯视式”的教育模式,早已不再适用于水亦诗。

她想要的是情感支持,不是学业计划;想听的是一句“你别怕,我永远是你后盾”,不是“要自食其力”。

遗憾的是,这样的父亲,也许注定很难说出口这句话。

六、结尾:父亲的遗憾,女儿的释然

61岁的水均益终于坐下来和女儿聊了心事,也说出了自己曾经的偏见、缺席和无奈。

可生活不是采访,情感不是提纲,错过了,就真的是错过了。

而水亦诗,也早已学会了不再计较、不再等待。她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工作、育儿,她想走出一条跟父亲完全不同的路。

她说自己有退路,也许说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一份来自母亲的支持和内心的独立。

如今父亲成了“空巢老人”,而她正在新的人生中努力扎根。没有谁欠谁,只是各自人生的方向不同。

对水均益而言,这或许就是人生最真实的苦涩:

女儿很优秀,自己却不再是她最依赖的人。

但至少,父女俩能坐下来好好说话了,这已是多年之后最好的和解。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