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了3亿,资本撤场、高铁封杀!网红自热锅为啥不火了?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07 04:39
开说 - 企业数字化部

自热锅简直是懒人界的救星,加点水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不用火不用电,年轻人追着买。现在超市角落里打折甩卖,到底什么原因?

自热锅其实不是新鲜发明,早年间是军队用的军粮。最早研发的国家有比利时和荷兰,那时候就是两个金属罐子,大罐装主食,小罐放配菜,生石灰遇水发热,食物就热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军队大规模用上这技术,各国军队跟着学,自热食品成了标配。中国这边大规模流行是2015年,社交媒体上朋友圈开始刷屏,加水就热的视频到处传。短短两年,淘宝上自热锅成了热搜品类,各种口味都有,老百姓一看新鲜,蜂拥而上。

2017年,火锅大牌开始入场,大龙燚、小龙坎、海底捞这些连锁店推出自家自热火锅,牛肉、麻辣、番茄味齐全。消费者买回家,几分钟就搞定一顿,特别适合上班族。2018年,自嗨锅冒出来了,这是蔡红亮创办的品牌,他之前是百草味的创始人,2016年把百草味卖给好想你,套现9.6亿。手头有钱,他就拿5000万砸进去做自热锅,定位年轻群体,广告语喊得响,不是所有自热锅都叫自嗨锅。蔡红亮请网红和明星代言,2020年赞助6档综艺节目,娱乐圈到处是自嗨锅的影子。

那时候,2016年自热锅市场规模才3.98亿,到了2021年蹿到103亿,几倍增长。其他品牌也跟风,莫小仙、食族人、统一都出产品,三只松鼠还跨界搞奶茶自热锅,得加热后凉20分钟才能喝。疫情一来,更是推波助澜,2020年大家宅家,外卖点不着,泡面吃腻,自热锅正好填空。95.6%的消费者试过,六成一个月买好几次。自嗨锅2019年双十二10分钟卖5000万,全年10亿营收。资本也眼红,2019年底到2023年初,自嗨锅、莫小仙、食族人拿了13轮融资,自嗨锅一家就几亿进账。

可2022年后就开始走下坡,疫情管控一松,外卖回来了,自热锅销量直线掉下。抖音数据上看,2023年自热火锅销量同比降50%,莫小仙双十一从2021年的25万份跌到2.5万份。自嗨锅2020年营收9.58亿,亏1.52亿;2021年营收9.92亿,亏3.18亿;2022年营收降到8.2亿,好歹盈利1993万,但营销费从4.32亿砍到低点,销量跟着滑。整体市场,2024年自热火锅规模180亿,占整个火锅市场的2.4%,火锅大盘子是7489亿,但自热部分第四季度增速负20%,萎缩严重。

为什么这么快就凉了?核心是性价比低。一盒自热锅15到38块,里面食材少得可怜,素菜锅143克,就海带宽粉豆腐皮,男生吃不饱,女生也勉强。牛肉锅320克,含底料油包,食材成本顶多15块,加上加热包包装5块,总成本20块,剩下的全是营销渠道费。比泡面贵五六倍,味道还不如泡面。而且自热米饭用重组大米,大米粉搅拌压成,加热后黏糊没米香,没嚼劲。

除此之外,口味问题也大,闻着有工业塑料味,青菜烂糊,肉蜡感,豆腐不入味,香菇干瘪,土豆碎渣。而且操作还不方便,倒水烫手,开盖烫脸,吃着烫嘴。安全隐患更烦,2019年9月,有人堵排气孔,锅爆炸烫伤。投诉平台上,菜包破损、头发、异物一大堆。

早期投资者套现走人,估值清零。颐海国际方便速食2024上半年收入7亿,涨到22%,但均价下跌,每公斤从35.1元下降。企业降价促销,白送都没人要。行业整体回归理性,速食赛道竞争激烈,自热锅难以沸腾。

因此,自热锅火靠的是时机,凉却因本质。网红产品多是这样,还得想长远,得产品硬核,别光靠炒作。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