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半舞台版《女人心》11月亮相,以轻量制作完成莫扎特三部曲收官

作者:拓荒牛 分类:默认分类 时间:2025-11-04 06:34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 - 服务中心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3日报道:2025年11月,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歌剧《女人心》将以“半舞台版”形式,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不仅是莫扎特与达·蓬特歌剧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上海歌剧院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之后,以国际流行的半舞台形态对古典歌剧展开的深度探索——在回归音乐本体的同时,完成一场当代语境的戏剧焕新。


这一版本由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指挥家许忠执棒,联合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共同呈现,并邀请克洛艾·肖姆、塞蕾娜·马尔菲、窦乾铭、亚历山德罗·斯考托·卢齐奥、王柏龄、余杨等中外实力歌唱家同台演绎。

半舞台不是简化而是浓缩

《女人心》创作于1789年,是莫扎特晚期歌剧的代表,被誉为“披着喜剧外衣的哲理剧”。作品围绕一场关于爱情忠诚的荒诞实验,揭示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脆弱。从《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到《女人心》,上海歌剧院以系列化制作完整呈现莫扎特“达·蓬特三部曲”,而《女人心》作为终章,更承载着艺术探索的回归与升华。



近年来,上海歌剧院持续推出《乡村骑士》《丑角》《爱之甘醇》等半舞台版制作。这一形式并非“简配”,而是“凝练”——它剥离繁复布景,聚焦音乐与表演本身,既保留歌剧的核心戏剧张力,也赋予制作更大的灵活性,使其得以走进校园、社区乃至全国多个舞台,适配音乐厅、高校礼堂等多元演出场景。

许忠:浪漫与本真之间,走一条“第三路线”

“回到《女人心》,就是回到人性的微妙处。”指挥许忠如此阐释本次制作的初衷。在半舞台的设定中,戏剧张力不再依赖实体布景,而是通过灯光切割、表演细节与空间调度来传递,让观众在音乐会般的纯粹聆听中,依然感受到剧场特有的情感冲击。


许忠进一步阐述艺术构想:“莫扎特的歌剧像一颗润喉糖,干净而纯粹。我们希望在对他的探索中,回到一部‘看似轻盈、实则锋利’的喜歌剧。”本次演出将保留全部唱段与宣叙调精华,并特邀巴黎管弦乐团大提琴首席埃里克·皮卡德与巴松管首席乔治·曼多莱西参与合作。


“在音乐上,我们追求一种介于里卡尔多·穆蒂的浪漫张力与古典本真之间的‘第三路线’——既保留古典肌理,又注入现代语感,让旋律更自由,节奏更贴近当代审美,使喜歌剧焕发如电影特写般的戏剧力量。”

制作本身也是一堂“艺术课”

《女人心》不以咏叹调为主线,而是依托大量二重唱、三重唱乃至六重唱推动剧情,音乐与戏剧高度融合。此次中外歌唱家的联合演绎,将以精准的重唱配合,引导观众深入莫扎特的音乐织体与角色情感的细微变化。


上海歌剧院副院长黄景誉指出,本次制作体现了“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的理念。国际声乐指导拉法埃拉·安杰拉斯特里与中方声乐指导沈烨共同负责语言与风格把控,而导演马达、舞美设计朱嘉君、灯光设计刘沈辉、服装设计刘佳玮等核心创作成员,全部由上海歌剧院培养的青年艺术家担纲。

此外,该制作也被纳入上海歌剧院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产教融合项目。学生不仅接受艺术家指导,更可走进排练现场,近距离感受歌剧制作全流程,使《女人心》的舞台,也成为传承歌剧艺术、培育未来人才的生动课堂。

当前用户暂时关闭评论 或尚未登录,请先 登录注册
暂无留言
版权所有:拓荒族 晋ICP备17002471号-6